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最有效 http://baidianfeng.39.net/a_zczz/160124/4763965.html
(这是食物链顶端的第篇文章,用手机写于高铁途中,无法排版。)
接上文,其实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赚到的钱??没有本质的区别。一样都是赚钱,取出来都能无差别的花掉,那为什么国家还要三令五申的说严防“国家经济脱实向虚”呢?
这二者肯定有区别。什么区别?
区别就在:你银行卡上的数字变成现金钞票??的过程中。
比如你手上有张欠条,当你拿着条子找当初借钱的大哥要兑现的时候,人家破产还不了,那你这张欠条就是废纸一张。这个时候,你手上的“虚拟经济”(表现在账面上的资产)就不能等同于实体经济,因为它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兑现。
这里你把“借钱的大哥”比如成银行,比喻成“蚂蚁金服”,原因理解为“投资收不回来的坏账”就很好理解了。这种风险规模大了就是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就是虚拟经济不能兑现为实体经济造成的。
还记得巴菲特年3月在10天说了三次活久见。原因并不是来自股市的熔断大跌。而是他的来自他的钱袋子:保险业务出现了极小概率的挤兑风险。
他炒了50多年,股市大涨大跌他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回了,对股市涨跌早有心理准备。在那之前从来没听他说过“活久见”呀!
为什么去年他就三次活久见了呢?巴菲特其实也是个人,不是神。炒股是需要本钱的,何况巴菲特这种超级炒家。他巨额的启动资本从哪里来的?答案就是他的钱袋子业务:保险业务。
保险业务为啥是钱袋子?因为保险业务看起来就是投保人定期存一部分钱,将来生病了或者投资失败了,能拿到一笔赔偿。这看起来是稳赚不赔的生意。其实对保险公司来说,他也稳赚不赔。他是精算师用数学算出来:“几乎不可能同一时间不同年龄段的人大规模的都发生了意外,都需要他赔钱。”就算生病或者发生意外也是极小概率的事件。所以他在收到的保费后只需要留出一定概率的钱专门理赔,剩下的资金就可以作为赌本,到股市里大胆搏杀靠钱赚钱了。这就是巴菲特的钱袋子。
为什么我要强调一句这么拗口的“几乎不可能同一时间不同年龄段的人大规模的都发生了意外,都需要他赔钱。”因为极小概率事件不等不会发生。新冠病毒就是这个极小概率事件。恰好它就是不同年龄段的人在同一时间同一个人群里都被感染了。你想想这群美国人如果买了巴菲特的保险,这时候会怎么样?
拿着保单去找巴菲特兑现呀。那巴菲特怎么办?只能从股市的钱袋子里割肉来补贴保险兑现呀~这才是股神巴菲特三呼“活久见”的真正原因。他把眼睛盯着股市的风险,却忽略了那个如“恐龙灭绝”“外星人入侵地球”一般极小概率事件新冠病毒发生了。而且这个比Sars病毒还要过分。
而且不止他一家搞保险业务,很多银行和机构都在干和他同样的买卖,保险挤兑引发股市里的钱瞬间被抽走,这才是年巴菲特“活久见”的原因。
这个故事里的保险业务就是虚拟经济的风险。
一切经济交换都可以分为两种,即时完成的和远期完成的。
你卖一车香蕉,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交换即刻完成,这和将来不发生关系。
你卖一车香蕉,约定好1年后给钱,这就是延长到将来的交换情况。如果1年后对方能%兑现,那么远期交换和即刻交换没有区别。
但是如果1年之后他兑现不了呢?这时候虚拟经济就和实体经济发生了脱节。也别大惊小怪,世界这么大,这种脱节情况每天都在发生。却未必都会引发金融危机。就像巴菲特的保险业务,每天都在赔钱,但是这种赔钱他完全可控。只有当某个影响巨大的原因使一大片协议不能兑现的时候,金融危机才会发生。比如比Sars还要严重得多的新冠病毒引发的挤兑风险。
另外,金融业还有放大购买力的功能,这也会产生虚拟经济。比如,你有块现金,这是你的购买力,随时可以花掉。如果你把它存入银行的口袋,变成银行卡上的块钱,这并没有减少你的购买力,你依然随时可以动用它。
银行接受了你的块会干嘛?它会毫不犹豫的把你这块从口袋掏出来再借出去,变成另一个人的购买力,然后银行用放息的钱来支付你的利息。
这时候奇怪的事情发生了,你在银行的口袋里存有块钱,这块钱有块钱的购买力。银行把这块钱借给另一个人,他也获得了块钱的购买力。那还是这块钱,但是变成了块钱的购买力。那这多出来的块钱应该说是虚拟经济了。
真实过程比这个故事复杂了很多。比如说蚂蚁金融的ABS,但道理都是一样的。上面的故事里,这两个人同时在市场上兑现购买力发生的几率很小,银行很有把握能避免这种事情发生。
但是0.1的几率,不代表不会发生。比如1%的概率会发生,这不代表前99次都没有发生,第次就一定会发生。真要是蚂蚁金融的借贷大规模发生违约的时候,金融危机就发生了。一个民营企业由于贪欲引发的风险最终还是要国家和与之相关的老百姓来买单。这就是它不能上市的真正原因。
虚拟经济转变成实体经济,或者说那些账面上的数字兑现成现金。存在一个时间差。比如定期存款就不能随时随地的兑现,借据不到期也不能变现。
其实实体经济要变现也有难易之分。黄金就很容易兑现,房产就难多了。
在变现过程中价格也在变化,于是就产生了不确定性,就有了风险。这里的风险的大小不在于是不是虚拟经济还是实体经济,而在于资产的性质。
一切资产在未变现时,价格都在变化,只有变现后落袋为安才稳定下来。
而所谓价格的变化是针对于货币而言的。实物价格的变化是以货币不变为参考坐标的。这样看来相对实物来说最稳定的货币,恰恰是现金。
相对实物,货币就是虚拟资产,但是货币却是最稳定的。
比如说现在发生通货膨胀的背景下大家都在议论货币如何保值的问题。有人说应该把货币换成实物,因为实物不受通货膨胀的影响。
可是任何实物的价格在市场上也都在不断变化。你避免了通货膨胀的变化,却要接受商品市场的价格变化。这笔帐又要怎么算!?
总之,市场永远在变化,我们只能适应这种变化,顺势而为,却无法避免这种变化。
这句话同样适应于工作与股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