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作文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对于孩子们来说,这个世界充满了神奇和未知,他们渴望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去发现,今天就跟着小魔法老师一起去观察放大镜下的奇妙昆虫世界吧。

1.我能通过放大镜对昆虫的身体结构的细部、活动情况等进行细微观察,并通过对比,发现放大镜下的奇妙昆虫世界,培养使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的兴趣。

2.我能清楚、具体、有条理地记叙放大镜下观察到的昆虫身体结构、活动情况,从课外了解到昆虫的生活习性。

3.我能借鉴科学小品文的方法,灵活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你观察过哪些昆虫?它们的身体分为哪些部分,有哪些共同特征?

2.你用放大镜观察了哪种昆虫?在观察的过程中,你有哪些奇特的发现?

3.昆虫的观察记录

观察地点

观察时间

身体构造

观察发现

我的收获

4.肉眼与放大镜下观察,有什么不同?你更喜欢哪种观察的方法?

(一)昆虫的奇妙身体

复眼:复眼是一种由不定数量的小眼组成的视觉器官,主要在昆虫及甲壳类等节肢动物的身上出现。复眼中的小眼面一般呈六角形。小眼面的数目、大小和形状在各种昆虫中变异很大。蝴蝶有1.2-1.7万个小眼,蜻蜓则有1.28万个小眼,家蝇有个小眼。昆虫的复眼虽然由许多小眼组成,但它们的视力远不如人类的好,蜻蜓可以看到1.2米远,苍蝇只能看到40-70毫米。

触角:触角是昆虫最主要的感觉器官,有嗅觉、触觉和听觉的功能。触角能够帮助昆虫寻找食物和配偶,并探明身体前方有无障碍物。有些昆虫的触角还有其他用处,如捕捉食物、平衡身体、帮助呼吸等等。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这个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翅膀: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有翅的动物。昆虫的翅膀是由向两侧扩展成的侧背叶发展而来的。昆虫的翅膀十分灵活,不用时还可以收折在身体背面,还有不同的类型:鞘翅、覆翅(复翅)、鳞翅、缨翅等。蝴蝶翅面上覆盖有色彩斑斓的鳞片,每个鳞片都有一个小柄,像鱼鳞似的镶嵌在翅上的鳞片窝里。

(二)法布尔《昆虫记》

《昆虫记》又称《昆虫世界》《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或《昆虫的故事》,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所著的长篇科普文学作品,共十卷。在书中,法布尔依据其毕生从事昆虫研究的经历和成果,以人性化观照虫性,以虫性反应社会人生。用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和散文的笔调,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他所观察和研究的昆虫的外部形态、生物习性,真实地记录了几种常见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死亡等,既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和尊重,又传播了科学知识,体现了作者观察细致入微、孜孜不倦的科学探索精神。

(三)精彩描写

《昆虫记》(节选)

蚂蚁站在门槛上,身边摆放着大袋大袋的麦粒,正调过脸去背对前来乞讨的蝉。那蝉则伸着爪子,唔,对不起,是伸着手。头戴十八世纪宽大撑边女帽,胳膊下夹着吉他琴,裙摆被凛冽寒风吹得贴在腿肚子上,这就是蝉的形象。

七月时节,当我们这里的昆虫,为口渴所苦,失望地在已经枯萎的花上,跑来跑去寻找饮料时,蝉则依然很舒服,不觉得痛苦。用它突出的嘴——一个精巧的吸管,尖利如锥子,收藏在胸部——刺穿饮之不竭的圆桶。它坐在树的枝头,不停地唱歌,只要钻通柔滑的树皮,里面有的是汁液,吸管插进桶孔,它就可饮个饱了。

哇哇老师:同学们,我们曾经观察过一些昆虫,你知道昆虫的身体分为哪几个部分?有哪些共同特征吗?

吉吉: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头上有触角,胸部有足。

哇哇老师:昆虫种类繁多,每一种都有着特殊的身体构造与特有的生活习性,由于它们个头太小,常常被我们忽略。但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却用一生的时间在田野里对昆虫进行观察,发现了许多昆虫趣事,写出了著名的《昆虫记》。今天我们也当一回“小小法布尔”,借助放大镜来探索昆虫的奇妙世界。

哇哇老师:昆虫世界如此奇妙,我们用放大镜观察,会有哪些发现呢?分小组观察,并在记录单上记录下你的观察所得。

哇哇老师:谁能和大家交流刚才你在放大镜下观察到了什么?是如何观察的?可以用“首先……接着……然后……”连起来复述一下刚才的观察步骤,如果,能加上刚才一些生动的比喻,有趣的拟人,那就更加棒了!

吉吉:同学们观察细致入微,说得也很具体。那么,我们该怎样记叙这一次的观察呢?

喳喳:我们可以将我们这堂课观察的顺序记叙下来。在记叙的过程中注意将观察发现写具体。也可以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将句子写得生动、有趣些,读者才更愿意读,就像《昆虫记》描写的那样。

哇哇老师:(老师出示精彩描写片段)这是《昆虫记》中,法布尔对“蚂蚁乞食”的描写,语言有什么特点?

吉吉:法布尔用生动有趣的描写,把蝉乞讨的样子写得活灵活现的。

喳喳:片段2中,对于蝉的描写,就好像我们在咖啡店悠闲地喝着咖啡一样,作者观察真细致啊,联想也很丰富。

哇哇老师:同学们,这次放大镜下的观察,你们能感悟到一个什么道理?有什么启发?

喳喳:“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有趣而奇妙,只有留心观察、善于探索,我们才会有更多的发现。

1.词语积累。

读读下面的词语,哪些可以用在自己的文章中,请抄写在方格中并补充自己掌握的词语。

默默无闻不辞辛苦锋利无比

游刃有余稀奇古怪神秘莫测

不可思议泰然自若轻薄如纱

摇摆不定纹丝不动翩翩起舞

2.我补充的词语:

3.句子欣赏。

读读下面的文段,哪些好句子可以用在自己的文章中,请用波浪线画出来,想一想它好在哪里?

我轻轻的捏着翅膀,想仔细的观察,可它一点儿不配合,使劲地挣扎,好像在说:“快放了我,你这个调皮鬼。”我小声地说:“别动,等我观察完后就放你走。”说罢,蝴蝶好像听懂了我的话,真的不动了。我这才观察起来。蝴蝶的胸部又大又结实,而腹部软乎乎的,中间鼓起,竖着排列了三条白线;两侧,长着两对翅,前边的一对翅像鸟的翅膀,盖在后边一对翅上;后边的翅,像羊的一瓣蹄子。前边的翅膀却完全是黑色的,只是越往中间越淡,靠近胸部的地方几乎都是透明的,而后边的却完全是黑色的。黑黑的翅膀上散落着无数白色斑点,好像夜空上的无数颗小星星,美丽翅薄如轻纱。

蚂蚁的身子由三个小圆球组成。它的头比较大,顶着两根灵活的触角,就像活动的天线一样;它的嘴巴就好像两把弯钳;胸部有点小,六条又细又长的长腿就长在这儿;圆鼓鼓的大肚子就像个大腹便便的绅士。

4.我选择的开头方式是:

□直入式□抒情式□点题式□描写式□提问式

我准备这样开头:

5.我选择的结尾方式是:

□自然式□照应式□含蓄式□点题式□总结式

我准备这样结尾:

6.根据观察学习情景,我确定了作文的材料,并拟定了几个题目:

奇妙的昆虫世界

今天,管老师带着我们走进了神奇的昆虫世界,并且捉来了蚜虫、蝴蝶让我们在放大镜下观察。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

我们这一组观察的是蚜虫,乐乐组长拿来了一片布满蚜虫的叶子。只见每只蚜虫只有针眼般大小,比米粒还小很多,我们用肉眼只能看见它们是密密麻麻的一片,零零碎碎地散布在叶子上。

但是,在实验室的的放大镜下,我们才看清了它们的真正面目。

从肉眼看,蚜虫只有通体的绿色。可是在放大镜下,蚜虫并不是全绿色的,在离头部近一点的地方有点淡淡的白色,并且头是黑棕色的。蚜虫的脚很特别它有三对足,每一只都特别的细。脚的颜色也是黑白相间,跟斑马的条纹相似,触角也跟脚一样有黑有白。哇!原来在放大镜下,蚜虫成功“转型”啦!

“啊!蚜虫的身后还有三根黑黑的小“小刺”,到底是什么呢?”同组的丹丹看着放大镜,摸着脑袋,一脸疑惑地问着大家。堪称“大博士”的陈思宇推了推眼睛,不紧不慢地说:“嗬!你算是问对人了。据我所知,中间的那根压根就不是刺,那是大蚜虫产小蚜虫的地方。”我们每一个人都若有所悟地点点头,笑着对着陈思宇竖起了大拇指,心中充满着对他的啧啧赞叹。

咱们们这组的小蚜虫就是个“调皮蛋”。一会往东走走,一会向西跑跑,一刻也停不下来,好像不想做我们的实验品。这不,把自己的一只脚给弄瘸了,只好一瘸一拐地走路。还有一次做起“杂技表演”了,来了个“四脚朝天”,不对,是“六脚朝天”,顺势来了个倒立。哈哈,好可爱的小蚜虫啊!

这次“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可真有意思,让我们更详细地了解昆虫世界。只要我们善于观察,不断探索,一定会有更多的发现。

(戴子雄)

1.我们是如何观察蚜虫的?怎样具体记叙下来的?

2.文中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来写蚜虫,用“——”画出来读一读,体会体会。

3.这一次的观察,你知道了哪些昆虫知识,还有哪些收获?

嘘,我要开始写作文啦。我已经坐好了,没有人打搅我。我要一口气写下去,我不看前面写过的文字,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一刻不停地写,直到写完最后一个字。

我最满意的题目是:

1.我的文章共写了______字,用了______分钟。

2.文章中的好词好句:

好词有:

好句有:

3.本次作文的训练目标是。

我达到了□还要努力□

我的文章可以评定为:

合格□良好□优秀□

同学们,你们对昆虫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了吗?赶快拿起笔将自己观察到的昆虫世界写下来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wayuz.com/nwjj/5349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