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来呀来
——小班组自然主题课程(一)
午餐过后,我们一起去种植区散步,突然,蹲在花坛旁的莫莫手指着泥土兴奋地大喊道:“老师,我看到有几只蚂蚁!”这时旁边的孩子们一下子围了过来:“老师,我也发现蚂蚁了!”“我也发现了!”“他们好像在搬东西!”“不,它们把东西搬到泥土里去了,钻进去了!”“泥土里面肯定有它们的家!”“看!这么多蚂蚁一起爬进去,可能它们在地下建了一座王国!”……
在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的交流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他们浓厚的兴趣。身边常见的小生物往往是孩子们认识和了解自然世界的媒介,而随处可见的蚂蚁为他们开展后续研究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于是,在孩子们好奇心和兴趣的支撑下,我们便顺势把“蚂蚁”确立为生成活动的主题。
下面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小班孩子们的蚂蚁之旅吧~
探究与思考
——深入认识蚂蚁,完成知识构建
由于蚂蚁在生活中较为常见,幼儿在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积累了一些前期经验,为了引导幼儿完成知识构建,使原有知识与新接触的知识产生相应的关联和融合。我们根据幼儿的问题与兴趣导向设计了“蚂蚁小天地”主题墙。
从“蚂蚁搜寻记”活动开始,展开了一系列的探索活动,其中包含了“我找到的蚂蚁”、“蚂蚁喜欢吃什么”、“蚂蚁乐园”、“蚂蚁的地下王国”、“你对蚂蚁的问题”等方面内容。
通过丰富的主题脉络梳理,我们引导幼儿实地观察、亲身经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获取有关蚂蚁的新知识,以及鼓励幼儿对蚂蚁的认知进行全面的梳理与整合,从而更深入地认识蚂蚁,以此达到完成知识构建的目的。同时,这也为幼儿下一步的考察和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创意与展示
——制作观察手册和编排童话剧
追随幼儿的兴趣爱好,家委会买来了“蚂蚁工坊”方便幼儿更加直观的观察蚂蚁的一天。下课后、区域游戏时,他们总是围在蚂蚁工坊周边,看着里面的蚂蚁忙来忙去,耐心观察着蚂蚁的一天。
幼儿对蚂蚁的喜爱日渐浓厚,从起初的喜欢观察小蚂蚁,到渐渐地每天都要讨论有关小蚂蚁的话题。于是,我们在材料区投放了彩纸、彩笔、胶棒等工具鼓励幼儿自己说一说、画一画、记一记,把平时观察到的蚂蚁活动创意地表征出来。
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幼儿根据平时的观察总结出了很多蚂蚁的生活习性。在他们零散、单一的经验基础上,我们再一次帮助幼儿梳理经验,一起制作了“蚂蚁的一天”观察手册。
随着课程的不断深入,幼儿尝试用艺术的形式去展现小蚂蚁。他们从美工区找来了玉米粒、毛根、超轻粘土,用自己喜欢的材料创造出形态不一的小蚂蚁:有在搬食物的,有在睡觉的,有在“挖洞”的……一只只小蚂蚁仿佛蕴含了生命,充满了童真与故事。
幼儿在完成对蚂蚁的各种考察和研究之后,我们帮助他们对相关成果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大家一起兴致勃勃的创编了童话剧《蚂蚁和西瓜》。
看,孩子们表演得多认真呀!
拓展与提升
——建构蚂蚁的地下王国
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幼儿有了不同的发现。洋洋说:“我每天都看蚂蚁工坊,发现它们在建迷宫呢,我们也可以帮它们建一个更大的!”诚诚说:“我最会搭积木,我会给蚂蚁建最漂亮的地下迷宫!”于是,整合园部资源,我们搜集了许多材料投放在了建构区,有牙膏盒、木纸板、牛奶箱等等。就这样,蚂蚁的地下王国建构项目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幼儿随着自己的脚步,一步一计划,有条不紊地前进着,每一项“计划”的实施与开展都是他们自己去发现、去探索的。
蚂蚁来呀来
发现
探究
在这次的自然课程实践中,幼儿用多种感官去仔细观察,发现蚂蚁的基本特征和习性,培养了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在与多种开放性材料互动的过程中,推测和证实与蚂蚁的生活轨迹的关联,了解了蚂蚁的生活方式、沟通方式及生存环境,感受蚂蚁王国的奇妙。每个幼儿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玩中学,学中玩,乐趣多多,收获多多!
本周小班组的生成课程分享
就到此为止啦!
下一期又会带来什么精彩课程呢?
敬请期待哦!
园训:爱·真
图文编辑|徐安琪
素材资料|小1班、小2班、小9班
审核校对|吴洁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