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过的书,就是我走过的路

好多读者让我推荐书单,我抽时间简单拉了一个,想到哪里写到哪里,没什么顺序,仅供大家参考吧。

01

《红楼梦》

这是我脑海中想到的第一个答案,属于应该用教鞭敲着黑板,重点强调的,“中国人必读啊,同学们。”

不同年龄,不同人生阶段,不同心态,来读它,都会得到完全不同的感受。太年轻,是读不懂的,只会看到莺莺燕燕,富贵荣华。到了年龄,才能读出悲凉,隐藏在花团锦簇后的人生况味。

这本书就是一部宏大的关于文化、人性、历史、情感的博物馆,值得读一辈子。我下面要提到的张爱玲、亦舒,都是它狂热的发烧友。

另外在《红楼梦》众多的考据、索隐作品中,我强烈推荐霍国军、霍国玲姐弟所著的《红楼解梦》,这本书中的一些观点,十分大胆,大胆到跟侦探小说一般,但能够神奇地解释《红楼梦》中很多看起来自相矛盾的地方,而红学界据说对此保持沉默。

02

《封神演义》

这本书的文学价值我觉得远不如《红楼梦》,但是胜在想象力奇诡丰富,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塑造了上古诸神的家族谱系,对中国人文化和精神生活的影响十分深远。现在还有人不知道哪吒、姜子牙,以及那美丽的刽子手见了都腰酥腿软的狐狸精苏妲己吗?

看看我们本土的神,了解下自己的文化起源,其实是蛮有意义的。

03

《东周列国志》

东周几百年是中国历史上最乱的年代,一时间,你方唱罢我登场,乱世风云,朝代更迭,群雄争霸。这套书可能更适合男人看,女孩子好像看不进去。但它的价值所在,借用百度百科的一段话,“这一时期的人和事,在历史上最突出,最典型,它几乎是后世是非成败的理论源头,更是后人行世为人的标准和榜样。”

值得一看,不过最好是心静,才能看得下去。

04

《飘》

这本书必须要看早年傅东华翻译的那版,后来的译本在文字的处理上可能更现代,但是失掉了小说中那十九世纪美国南方庄园生活的那种气韵和优雅。我更喜欢郝思嘉,而不是斯嘉丽,傅老的翻译有一种古朴的典雅。

关于这本书本身,属于我重看次数最多的小说。“在一个宏大、动荡的时代背景之下,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歇尔从一个女性充满体谅和温情的角度,用优美的文笔解剖了男女爱情关系中最为敏感和隐秘的部分,直击了郝思嘉与两个男主人公之间旷日持久的爱情博弈,随着她对自我的认识和对爱情的了解逐渐水落石出,也让读者对人性更多一些了解。”——我以前写过的书评,偷懒直接附上。

05

《围城》

看完这本书,简直羡慕死了杨绛,你看人家,嫁了个大文豪,随随便便给老婆写本解闷的书,就成了绝世经典。

这本书虽然写于年,但现在看,依然可以在生活中对号入座。尤其是婚姻,这本书做了最精辟最深刻的注解,从此只需记住“城里的人想出来,城外的人想进去”这样简单的道理就基本可以了解婚姻的全貌,俏皮刻薄的笔调像一把手术刀,划开了红尘中人类身上种种的丑陋和病疾。

很多人看完这本书都觉得钱钟书太刻薄了,其实不是他刻薄,而是我们无法忍受与人性的缺陷和真正的自己面对面。

另外电视剧《围城》也值得一看,把原著诠释得很好,而且大腕云集,陈道明和葛优、英达的这种搭配,现在是看不到了。

06

《我们仨》

《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

说完先生说太太,杨绛其实比钱钟书成名更早,但她最了解钱钟书的价值,愿意为了他的事业自己退后半步,选择了低调的做自己的事。所以世人对杨绛的评价远低于她应得的,然而这也不是什么遗憾,她似一朵空谷幽兰,多少赞誉也形容不来她的美。

这两本书不算杨绛最好的作品,只是流传最广的作品,体现不出来学术价值,能打动人心的是里面的感情,朴素的,内敛的,轻声诉说的情感,说的人风轻云淡,看得人却大悲大伤。

07

《基督山伯爵》

小时候最爱看的书,小说、小人书都看过。被陷害的人死里逃生,带着巨额财富,变成另外一种面目前来复仇,敌人却一无所知,这种快感非常符合人性的需求。正是这本书确立了日后复仇的模板,一下子整死你不是最好的办法,要一点点搞垮你,剥夺你曾经拥有的一切,而你却不知道谁才是真正的敌人。直到结局彻底揭开,才叫你目瞪口呆,爽极!

现实中办不到,就在小说中过过瘾吧。

08

《往事并不如烟》

这本书是章诒和个人的历史回忆录,但所记录的,都是近代史上鼎鼎有名的人物。这些来自旧社会的知识分子、社会贤达,在建国后的时代狂潮中,遭受了一生之中最为艰难的洗礼,却依旧坚守了士大夫的优雅风骨。

我还记得书中说,章诒和的父亲章伯钧与章乃器这对老友在人生中的最后一次会晤就是在康家,章伯钧穿的是一身老旧的中式丝绵衣裤,唯恐走在街上,目标太大,被人认出来惹麻烦,而章乃器穿的是洁白的西式衬衫、灰色毛衣和西装裤,外罩藏蓝呢子大衣。章诒和问他:“章伯伯,你怎么还是一副首长的样子?”章乃器举着烟斗对章诒和说:“这不是首长的样子,这是人的样子。”

人就应该这么活,体面、认真、优雅。

09

《鲁滨逊漂流记》

这本书小时候看过,长大后重看,才发现其中的宗教意味极浓,如果没有圣经的指引,没有笃定的信仰,鲁滨逊不会捱过那孤身一人的寂寞。

从这里我明白,人可以不信仰任何宗教,但不能没有一个精神上的支撑。信上帝、信佛陀、信良心,都无所谓,重要的灵魂要有所归依,要寻找到某种价值坐标承载自己的心灵,不能漂泊。

10

《文学回忆录》

这本书是上下册,我还没啃完,只看了上册,因为它需要慢慢地读,有太多思想和观点需要吸收,快不得。

这是木心先生一个人眼中的文学史,但同时也是江浙一代文脉蕴藉的最后传承,自他之后,有那样风骨的知识分子大概就断代了。木心先生不认为这本讲义是他的作品,或许是这样,但这本书不是他的作品,是他这个人。

11

《长恨歌》

王安忆的文章都很好,而且,令人惊诧的越来越好。我喜欢王安忆还有肤浅的理由,因为长得好看。那时候写得好,又长得好的女作家太少了。

这部小说的笔调是轻轻地,把旧上海的风情不动声色地刻画出来。

大概只有女人写女人,才能写到像王安忆这样,把上海弄堂女儿王琦瑶的一生于琐琐碎碎之间,活色生香的呈现出来,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聪明、美丽、现实而又富有心机的女人,如一株柔韧的植物,任时光流逝,世事改变,都能脚踏实地、处乱不惊,是这个都市的芯子和典型招牌,但即使是这样的女人也挣扎不过命运的浮沉,留下无限遗恨和惆怅。

12

《明朝那些事儿》

这套书我看了好几遍,而且是我们全家人的心头好,要知道想把我们三个人的喜好统一了,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平时我们都是互相攻击的,“你还看那书呢,真没文化。”唯独在这本书上,达成了一致。

它不算是严肃的历史读物,还是通俗的科普读物。根据我家狂热历史爱好者胖墩的考据,当年明月的某些历史观不能说是错,只是他有选择的使用了一些资料,用以证明自己的观点,有些可能会对他的观点造成挑战的史料,他就没有提。当然,这也有可能是资料收集的问题。

不过我们喜欢的是当年明月的三观和历史观很正,他对历史人物的解读符合人性和现代视角,对个人学习历史有很大的提示。

13

《品三国》

我是从看过百家讲坛和买了这套书开始对历史更感兴趣的,易中天也是将历史通俗化的第一人,他的史学观点未必都站得住脚,毕竟不是历史方面的专家,不过毕竟还是带动了学习历史的热潮。

14

《断头王后》

这本书是奥地利作者斯蒂芬·茨威格为玛丽·安托瓦内特——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妻子写的传记。茨威格的文字有一种悲悯和公正,对于人们附加在对这位断头王后头上的种种传说和流言,他都给予了人性的解读。那句著名的——“她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就是证明之一。

玛丽和路易十六一样,都是被命运推上了一个自己无力承担的责任上。所谓时势造英雄,时势同样可以让某些人灰飞烟灭。

15

《生命的不可思议:胡因梦自传》

关于当下名人的各种自传,可看的并不多,因为大多数都是雇写手,而且专门为自己歌功颂德的,可看性不高,专供粉丝们花痴罢了。

说句题外话,我还曾经被问过能不能替某位小明星代笔写传记,我那时清闲啊,小明星我又有点好感,马上就同意了,幸亏后来这事没成,否则现在我自己也无颜见江东父老了。

在个人传记中敢于说实话的人太少了,胡因梦就是一个。她把自己生命的历程和盘托出,用手术刀一般的精准和锋利,割开自己人生中的隐痛和疮疤。能有这种勇气在于她已经实现了自我超越,当她可以站在更高的层次去看待自己,她才能如此的冷静和中立。

这本书绝对值得一看,看一个美丽的女明星,带着原生家庭的创痛,在光怪陆离的娱乐圈,如何褪尽浮华,演变成一个真正坚强独立的现代女郎。

她的挣扎和蜕变,对大多数女人来说,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拉拉杂杂写了这么多,发现居然还不够五分之一的量,暂时先到这里吧,有时间再写。

本文文字原创

配图来源:网络

近期相关文章

(点击蓝字可直接跳转到文章)

“请不要阻止我成长,我想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你的无聊期,就是你最好的增值期

如何优雅地度过绝望

做一个精明的女人,这是生活对你的要求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北京哪个白癜风好
白癜风有什么偏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wayuz.com/nwms/2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