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文学女士rdquo杨绛

杨绛是当今中国散文高手之一。《我们仨》等散文营造出堪称文学研究界“第一家庭”的温馨世界,可谓中国式的“追忆似水年华”。杨绛散文的主要成就在于以平实淡雅之笔描绘浮生众态。她心系梦萦的是家人、家事、琐事、身边事,表现的却是大智慧、大胸襟、大境界、大时代。胸有丘壑,笔有藏锋,平淡之中见神奇,于无声处见喜悲,这与当下流行的女性私人化写作大相径庭。如写其夫钱钟书的大智若愚、童心未泯;其女钱瑗的外秀内慧、勤奋敬业;杨绛“三伯伯”即三姑母杨荫榆曾因在“女师大学潮”中“镇压学生”,多年来一直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但她却是在日寇攻陷苏州时因斥骂侵略者而遇害的爱国志士。杨绛的散文不仅淡雅、睿智,而且幽默诙谐,妙趣横生,且不乏老吏断狱般的老辣,其论辩性散文如同检察官读诉状,以事实为据,滴水不漏,一掴一掌血。另外,杨绛还将魔幻小说笔法引入散文,写梦游,写幻觉,虚实相生,平淡之外又现神奇。其“魔幻散文”在当今散文中独树一帜。杨绛是烤着生命之火为文,她既烤着自己的生命之火,亦烤着钱钟书的生命之火,还烤着爱女钱瑗的生命之火,用“我们仨”的生命之火烤出的散文极品,自然具有不同寻常艺术价值和珍贵的史料价值。

年巴金和杨绛分别获得“文学先生”和“文学女士”称号。人们通常把这一称号的获得者看作本年度最有影响的文学人物。巴金迈过了百年门槛,92岁的杨绛出版了散文新作《我们仨》。9万字的《我们仨》七月出版,9月已经是第7次印刷,印数高达21万余册,并且登上中央电视台“读书时间”数周排行榜和台湾《中国时报》“十大好书”之首。

耄耋老人杨绛的笔底春秋非但没被人生暮冬切断,反而进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芒。《我们仨》给杨绛带来空前的声名。

杨绛在《我们仨》之前出版的散文作品主要有:

《干校六记》,年在大陆和香港出版,译成英、法、日、俄等外文;

《将饮茶》,年在大陆和台湾出版,译成英、日等外文;

《杂忆与杂写》,年花城出版社出版;

《杨绛散文》,年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是将《干校六记》、《将饮茶》、《杂忆与杂写》三书合为一体,可算年之前杨绛的散文总结。

《杨绛散文》卷首译19世纪英国诗人蓝德的诗:“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这是杨绛的散文创作谈或“夫子自道”。杨绛散文很少涉及自己生活范围外的事,即便写生活范围之内,也极少涉及如“海外游踪”等本来可写的内容。《艺术是克服困难》等文艺杂谈也屈指可数。钱钟书曾把《干校六记》和他并不喜欢的《浮生六记》类比。杨绛散文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wayuz.com/nwmj/5328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