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新京报网
文
关不羽
10月15日,有媒体报道,据两位知情人士称,美国国务院已向白宫提交建议,将阿里巴巴旗下的蚂蚁集团列入交易黑名单。此外,该报道称,尚不清楚美方何时决定是否将该公司添加到所谓的“实体清单”中。
“黑名单”对蚂蚁集团经营不会有直接影响
在美国形形色色的“黑名单”中,“实体清单”是最为严重的一种。华为受到美国政府的严厉打压就是最近的例子。
那么,同样的情况会发生在蚂蚁集团身上吗?几乎不可能,这从蚂蚁集团的回应中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蚂蚁集团就此事向媒体回应称,此前集团已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公司不了解美国政府任何有关的讨论,并且其“业务主要在中国,对在中国市场的增长前景感到兴奋”。显然,蚂蚁集团的反应很平淡。用互联网流行的方式来形容,蚂蚁集团或许蒙圈了,但不是慌了。
▲图片来源:新京报网
即便美国真对蚂蚁集团祭出“实体名单”的大杀器,对蚂蚁集团的经营也不会有直接影响。
和华为这样的硬件制造商不同,蚂蚁集团这样的金融科技公司属于服务业,对美国技术设备的依赖度并不高。美国供应商不卖设备给蚂蚁集团,支付宝就不开张了?这是不可能的。
从业务角度看,这种制裁对蚂蚁集团的打击更是微乎其微,蚂蚁集团的海外业务仅占其业务量的5%而已,端着大炮也打不出什么名堂。因此,媒体在报道中指出美方此举“对蚂蚁集团这样的金融科技巨头的影响可能更具象征意义”。
出于选情考虑制裁蚂蚁集团可能性不大
那么,美国政府到底出于什么动机,在这个节骨眼上端起大炮打“蚂蚁”呢?有评论认为,这是为大选造势打“中国牌”,这一说法略显牵强。
首先,这次是美国国务院提出的建议,尽管还不清楚提出该项建议的具体层级和部门,但显然不是总统本人和竞选班子主导的。
其次,今年大选至今,对华外交的“戏份”不多。深耕中国市场的蚂蚁集团与美国的关联度很低,很难吸引美国公众的吸引力,作为大选议题没有什么价值。
再次,距离正式投票不到一个月,特朗普竞选团队刚抛出了拜登及其子的黑料,正是奋力追击的时刻,没有主动节外生枝的动力。
因此,美方出于选情考虑抛出制裁蚂蚁集团的议题,可能性不大。应该另有原因,最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