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户外活动时,航航大叫一声,“老师,蚂蚁”,一群孩子围了过去,蹲在地上开始讨论起来。“哇,蚂蚁好小啊,它爬的好快。”航航抓起一只蚂蚁就放在了手心里。“你看,它还有触角呢。”“我也看到了,它的触角有什么用呢?”“蚂蚁这么小,它是由哪些部位组成的呢?”孩子们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他们议论纷纷,在草丛里自由观察、探索。
一、蚂蚁大调查
看着孩子们对于蚂蚁充满了好奇,在谈话活动时,我从他们的众多问题中筛选了4个最感兴趣的问题:1.蚂蚁有哪几部分组成?2.蚂蚁那么小,是靠什么传递信息?3.蚂蚁有哪些种类?4.蚂蚁为什么能搬动比自己重的东西?孩子们根据不同的问题展开调查。01
交流
萱萱说:爸爸在电脑上查到蚂蚁靠头上的两个触角还有分泌物的气味来传递信息。
烨烨说:世界上有多种蚂蚁,公牛蚁是最大的蚂蚁。
瑶瑶说:蚂蚁里面有个专门生宝宝的叫蚁后。
02
梳理
看着孩子们对蚂蚁的介绍头头是道,但考虑到可能对于蚂蚁的某一方面不是很理解,我进一步帮幼儿梳理了问题的答案。
03
教学活动
全面地认识蚂蚁生活习性和他们之间是如何分工。
二、蚂蚁大辩论
“不好啦,小蚂蚁被宏宏踩死了。”突然有孩子来告状。宏宏急着说道“老师,蚂蚁是坏的,它会咬人的,上次它就在我身上咬了一个大包。”那么,到底要不要把蚂蚁踩死呢?就这个问题引发了一场“应不应该踩死蚂蚁”的辩论。01
正方(要踩死)
烨烨说:有的蚂蚁很坏,会破坏家具,一定要把他们消灭掉。
菱菱说:我最讨厌这种小小的昆虫,看到它们密密麻麻在一起就觉得很肉麻。
嘉嘉说:我夏天的时候也被蚂蚁咬过,伤口还肿了好几天,它会伤害小朋友,我觉得要踩死它。
02
反方(不要踩死)
航航说:蚂蚁咬人是它的不对,我们小朋友可以离它远一点,这样就不会被它咬了。
飞飞说:小蚂蚁也是一条生命,和我们人类一样,我们不应该把它踩死。
熹熹说:不能踩死蚂蚁,蚂蚁可以告诉我们天气情况,如果蚂蚁搬家了就是快要下雨了,它们可是天气预报员。
03
选择
小朋友人手一张投票纸,在相应的格子里打勾。04
投票
填好后把纸条投到投票箱内。05
唱票
由菱菱和熹熹两人进行唱票。06
结果
班级共36人,当天4人请假,参加投票人数32人。要踩死:11人不要踩死:20人弃权:1人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我们决定下次看到小蚂蚁,先要保护起来。三、地下蚂蚁王国
孩子们通过一系列有关于蚂蚁的学习以及观察中,不断有着新的发现。我们了解到蚂蚁会挖地下通道用来储存食物,孩子们也愈发对蚂蚁生活的地方产生了兴趣,想要给蚂蚁们设计一个蚂蚁地下王国。四、蚂蚁大工坊
随着蚂蚁课程的深入,孩子们研究蚂蚁的兴趣越来越浓。为了便于孩子们观察,蚂蚁工坊进驻了我们的教室。
另外,阅读区还提供了《喂,小蚂蚁》、《蚂蚁的日记》等绘本故事。
绘本里面详细记录了蚂蚁的特征及生活习性等。孩子们在区域游戏或者自由活动时去翻阅,加深了对蚂蚁的认知和了解,得到了情感上的共鸣。老师的话
杜威曾说过:在儿童兴趣和需求中,早已暗含着教育所要追求的东西,“你好,蚂蚁”这一主题活动从操场上发现蚂蚁,谈论蚂蚁,到教室里、家里研究蚂蚁,我们努力实践着游戏化课程活动,尊重幼儿的兴趣,力图营造一种人与自然之间轻松、和谐相处的氛围,满足幼儿的探究的愿望。我们的课程故事还未结束,我将继续带领幼儿去体验、去发现,如:在表演区开设《蚂蚁搬豆》的情景剧,让孩子们扮演蚁王、兵蚁、工蚁等角色,体验蚂蚁分工明确、团结协作的精神;在建构区里创设情境,让幼儿用建构材料搭建《蚂蚁城堡》等等,用多元化的活动方式促进幼儿多元化发展,同时在这种自主、自由、愉悦、创造性的探索中,促进幼儿探究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情感态度的发展。
END
来源:无锡市新吴区春潮幼儿园
编辑:陶颖
审核:顾万春
发布:陶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