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找到“昆虫”啦!初寻
惊蛰到啦,了解了惊蛰习俗的小朋友们一起来到了户外寻找小虫子,很快孩子们就发现,除了光秃秃的土地,只找到了几个小虫子尸体,孩子们带着兴奋去,满脸失望的回来。
惊蛰到了,为什么找不到小虫子呢?一直到下午起床,史修宜还和我说:“要不我们下午再去找找吧?或许上午小虫子还没睡醒呢。”
下午活动时,我们还是没有找到活动的小虫子,回班后我们开始了班级讨论时间“为什么惊蛰到了,却没看到小虫子”,孩子们有了自己的猜想。
“今天的打雷声太小了,只有一点点,小虫子还没睡醒吧?”
“今天太冷了,那个土特别硬,出不来。”
师:那什么时候我们再去找合适呢?怎么才算不冷呀
“等我手伸出来不冷了,小虫子可能就出来了”
“我会看温度,我妈妈说20度才能吃雪糕,到了20度就不冷了。
基于孩子们的兴趣点,我提出我们可以做个记录表,比一比谁能先找到小虫子,将找到的小虫子记录下来。比一比的形式非常能够引发中班幼儿的兴趣,贾奕辰还提议:“那我们得写上日期,不然没法比出来是谁先找到的。”随后的日子里,我们一边找小虫子,一边通过值日墙,记录气温的变化。
我想说:对于中班幼儿来说,有意注意正在逐步发展,呈现无意注意想有意注意转变的趋势,幼儿能够自己发现兴趣点,但持续的时间较短,需要教师的引导。
当幼儿因为没找到虫子失去兴趣想放弃时,我们表扬激励的话能使他又有了寻找的想法,这就表现出了孩子的有意注意。但中班幼儿的有意注意还十分有限,他们虽然在受表扬之下能继续活动,可过不了多久便会放弃另找乐趣。根据以上特点,我们在引导孩子学习时应当选用有动感、色彩明艳、能吸引幼儿目光的教具以及生动有趣的语言和表情,采用故事或游戏、比赛的形式,寓教于乐,使孩子集中注
再寻谢瀚樟:“快看这有只小虫子。”小朋友们都围过来观察小虫子
张子宸:“这是什么虫子?”
高晨恩:“这是七星瓢虫,但是它为什么不动,它是不是死了”
金宣宁:“我没有找到小虫子,但是我找的了一个洞,这是小虫子的洞吧,今年惊蛰没有打雷,他是不是还真睡懒觉呢?”
杨可人:“我来挖挖看这是不是虫子洞?”
贾奕辰:“你不能挖,你把虫子的洞口挖没了小虫子就出不来了!
梁夏:“赫赫快看我发现了一只蜗牛。”
赫赫:“这蜗牛?哇他好厉害怎么在滑梯上?”
陈琮皓:我也找到了,我也找到了,我找到活的昆虫了
昆虫?终于,在3.11这一天,陈琮皓大声的喊“我找到昆虫啦,我找到昆虫了,快来看啊。”他在滑梯的下面发现了一只小小的瓢虫,接着又有小朋友找到了小蚂蚁,但是他们口中的“昆虫”引发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