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文/明道副总裁许维
金融产品单元就像车间,源源不断的生产产品,然后它们交给支付宝这个渠道去出售,至于同业服务,则是对供应链上游的渗透,不指望这块业务能赚多少钱,但通过它能够去增强对供应链的影响力。
大多数人可能都知道蚂蚁金服是支付宝的股东、马云叔叔控制的一家互联网金融集团,但是它到底是干嘛的,它的钱到底是怎么赚的,可能就不是特别清楚了。
首先我们来看一张腾讯科技总结的表格,看看蚂蚁金服现在都做了哪些事情:
从这张表格当中我们可以看到,蚂蚁金服一共有10大业务板块,除了证券业务以外,传统金融行业的银行、基金、保险、理财业务都有涵盖,而且还包括了传统金融行业没有做的第三方支付、股权众筹、PP业务,以及征信和金融云这两大支撑性业务。
好复杂有没有?对于非金融行业人士来说,要理解起来还真的是很痛苦。
现在让我们暂时先离开金融行业一会儿,大家想想看,对于任何一家商业公司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是哪几件呢?其实就三件:融资、产品、销售。也就是说,无论你做的是房地产、手机还是火锅店,你每天都在关心的无非就是找到足够的钱来维持公司运转,保质保量的生产产品(或者提供服务),然后想方设法把产品(服务)卖出去。
金融行业虽然看起来和其他行业区别很大,其实本质上是一样一样的。当我们去银行贷款的时候,比如说我们贷了万,年利5%,那么银行出售给我的商品就是“年的万元”,而我付出的价格是年的万元。理财产品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我买了一份年化收益5%的万理财,那么我就是用年的万购买了“年的万”这个商品。
因此,无论银行、保险、理财还是基金,它们都属于某种类型的金融产品,金融机构“生产”这些产品,然后再通过诸如银行网点、代理公司、互联网金融等渠道销售给终端客户。
现在再回来看蚂蚁金服的10大业务,其中基金、理财、银行、小微贷款、保险、股权众筹、PP这7大业务其实都可以归类为“金融产品”,而支付宝则是一条销售渠道,征信、金融服务则是为同业机构提供支撑性服务的业务,性质有所不同。至此,我们可以将蚂蚁金服的业务总结为如下一张表格:
现在,要理解蚂蚁金服的业务逻辑就简单多了:金融产品单元就像车间,源源不断的生产产品,然后它们交给支付宝这个渠道去出售,至于同业服务,则是对供应链上游的渗透,不指望这块业务能赚多少钱,但通过它能够去增强对供应链的影响力。
我觉得蚂蚁金服最大的逻辑就是这样,接下来我们转入一些更具体、更有趣的问题。
为什么支付宝9.0要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