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集团如何重新上市专家评论需按新规

最近几天消息层面最让人不安的消息,国际上是美国总统的选举,而国内,则是蚂蚁集团的暂缓IPO了。据报道,在国家金融监管机构约谈蚂蚁集团高管后,规模创纪录的上市被按下暂停键。此前央行发布了针对金融科技行业和在线小额贷款的新规,上海交易所指出,由于新的规定,蚂蚁集团可能会遇到问题,无法满足上市条件。

蚂蚁集团即将进行的首次公开募股被认为是金融界的一个重大事件。与往年中国科技公司选择在纽约发行股票不同,蚂蚁金服这家资本规模大于高盛和摩根士丹利总和的集团,要在香港和上海上市,其IPO总额为亿美元,也是金融市场的最高纪录。因此,如果上市,它将成为提升形象,并成为中国金融市场纳入全球金融体系的重要里程碑。

但出乎意料的是,蚂蚁集团遇到了麻烦。本周初央行和银保监会共同发布了《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根据新的规定,经营小额贷款的公司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10亿元人民币,而且它们只能在自己注册的区域内工作。如果一家公司希望将其服务扩展到其他省(从原则上讲,这对于在线贷款是合乎逻辑的),那么其注册资本必须是原来的五倍。

新规规定,自然人最高贷款额为30万元,法人最高额度为万元。同时,贷款额不能超过其最近三年年均收入的三分之一。新规还规定,小额信贷机构不得筹集超过公司净资产的银行或股东资金。如果小贷公司和互联网金融平台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联合发行贷款,则单笔联合贷款中小贷公司出资比例不得低于30%。

看起来,新规旨在约束金融科技公司和小额信贷机构的活动,以最大程度地降低金融稳定的风险。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蚂蚁集团上市,必须要按新规,小贷企业更要加强监管。其实这,才是马云大放厥词的原因!

郭田勇主任说:“蚂蚁集团的花呗和借呗业务,本质上与信用卡和银行的贷款业务是相似的,只是没有金融牌照而已。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监管机构就认为需要按照功能监管,即一样的业务,即使企业没有牌照,也应当按照同类业务的监管标准来进行监督。”

新规生效,就意味着包括蚂蚁集团在内的金融科技公司将需要使其业务保持一致。这意味着公司在招股说明书中规定的某些规定可能会发生变化。而如果蚂蚁集团放弃金融业务而只专注于技术,则其市值可能会大大降低。所以新规出台,阻碍马云等人赚钱,用风险控制束缚蚂蚁集团的风险,不让蚂蚁成为脱缰野马,才是马云喊痛的根源。

理论上讲,蚂蚁集团从事互联网、大数据业务,可以说在科技方面是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但是其市场估值可能会发生变化,因为过去在很大程度上蚂蚁集团是依靠金融业来盈利,科技是起到支撑的作用。然而从投资者判断的角度来看,蚂蚁需要两方面都要考虑,既要求科技含量,也要看金融收入情况。而现在,马云急不可耐,匆匆忙忙就要上市去赚钱了。

长期以来中国对金融创新没有严格的控制。出现后的头几年,p2p平台的业务每年增长%以上。后来出现了大量小额信贷组织,金融科技巨头也增强了实力。阿里巴巴和腾讯已经开始开发自己的移动支付系统。普通人缺乏用于储蓄的其他选择,使得私人货币市场基金广受欢迎。例如,阿里巴巴的余额宝一直是全球最大的货币市场基金,在年鼎盛时期拥有亿美元。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中国政府逐渐认识到,金融科技公司的规模已经如此之大,如果不加适当监管,它们可能会造成系统性风险。有时也会飞来“黑天鹅”。年最大的P2P借贷平台易租宝破产:90万投资者损失73亿美元。年P2P市场遭遇重创。结果P2P公司的数量急剧减少。因此,有关部门开始对金融科技进行监管。

今年早些时候中国政府起草了针对金融业公司的新规。现在这些公司必须获得金融控股公司的许可证,即使该公司整体上不是一家金融机构,只有两个或多个部门从事金融服务。蚂蚁集团作为这方面的标杆企业,也必须不能例外。

金融创新是一把双刃剑,它刺激了经济,但也引发了8年的金融危机。这也许就是为什么蚂蚁要上市前再整顿的原因。在网络金融领域,从业者必须是戴着镣铐的舞者,这很重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wayuz.com/nwjn/5406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