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助力健康中国 http://www.ykhongye.com/m/
管理者作为一家企业的领航人、指南针,关系着企业发展的兴衰成败,但是囿于个人的思维经历,管理者容易陷入“自我”的围墙中。
小米作为一家成立仅11年就在互联网、制造业电商等领域掀起波澜的新兴企业,其在技术、产品、用户和效率等方面的布局,以及在不同阶段的战略指导,一直被外界所好奇。
特别是方法论的各种细节,比如“专注、极致、口碑、快”互联网七字诀是如何指导小米发展的?雷军在小米的不同发展阶段,都有哪些不同的思考?小米应对危机的经验,对目前处于困境中的企业有哪些启示……?
管理者需要保持危机意识,向一切优秀的对象学习,其中就包括小米。我们从《小米创业思考》这本书中整理了关于小米经营管理的30条思考,现分享给你,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图源网络01.关于企业
1.做一家伟大的公司,做一家对社会有贡献的公司
创办小米就源自这样一个朴素的念头。12年前,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工厂,但当时国货的品质还不够好,偶尔有做得好的,价格也贵的离谱。
那个时候,我们的确无知无畏,尽管没有任何硬件经验,依然觉得自己能做点事情推动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因为我们看到了一个巨大的机会:智能手机。
2.蚂蚁一样的小公司挑战巨无霸,首先是让自己在巨头的基础上做差异化竞争
要做全球最好的手机,谈何容易,当时市场上已经有苹果、三星、中兴、华为等国际国内巨头,小米怎么去挑战他们?
我看到一个机会是,他们全部是硬件公司,假如我们用互联网的方式做手机,把软件、硬件、互联网融为一体,这样公司将具备颠覆行业的空前竞争力。
3.搞定牛人的最好方式就是脸皮厚,人家三顾茅庐,我可以三十顾茅庐
早期有位工程师,两个月时间我跟他谈了10次,几次都超过了10小时,核心团队加起来跟他谈了17次。有位实习生在小米面试了9次,面试官里还包括两位联合创始人。
为什么要这么认真、严格?因为我们需要不需要管理者盯着就能自驱动、自己干的人,因为“铁人三项”这么复杂的模式,靠管理管不出来的,只能靠巨大的能动性。
4.当遇到复杂问题时,最重要的是找到“第一把扳手”,将复杂的工程高度简化
即使我们基于开源的安卓做系统,全面定制开发的工程量还是相当庞大,不是十来个人就能搞定的,因此我们决定从手机最重要的少数功能做起。
经过研究,最终决定聚焦于打电话、发短信、通讯录和桌面这四个用户最常用的功能,将这四个模块最透,做到极致。
5.找到个梦想赞助商,和你的核心用户一起把产品打磨好
我们建了一个论坛,招募志愿者“刷机”,就是把其他手机刷上我们的系统。方法就是在各种论坛、贴吧里去发不同风格、言之有物,且还能不被封的帖子。
让人感动的是,我们真的招来了个梦想赞助商,MIUI受到了极大的欢迎,没有做任何推广的情况下,第一周人、第二周人……,用户逐渐增长起来。
图源网络
6.互联网开发模式,调动用户参与感,联合开发、快速迭代、满足用户的需求
为了尽快满足用户的需求,根据用户意见快速迭代产品,小米用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互联网开发模式”,即用户参与投票的联合产品开发模式。
团队全员泡在论坛收集用户的吐槽和反馈,MIUI新功能选项、开发的优先级等大都由用户投票产生,甚至系统默认铃声,也是由用户投票产生。
7.克服一切困难,咬紧产品目标不妥协
我们的产品定义要求我们必须用最快最新的处理器,所以当高通出了全球最先进的双核1.2G的处理器后,我们毫不犹豫的就下了15万片单。
但没想到几个月后,高通又推出了更高级的1.5G。面对高额的库存和最新的处理器,小米忍下心痛,马上订购了新芯片,因为要做全球最强的旗舰机,这个目标不容半点妥协。
8.公司发展势头一旦向下,失去行业给予的信心,就会进入致命的“死亡螺旋”
在手机行业,销量一旦下滑,几乎没有一家公司可以逆转。原因就在于手机行业与供应链高度相关,当公司高速发展时,所有的供应链都愿意鼎立支持。
而一旦发展势头向下,失去了行业给予的信心,就会失去供应链的支持,进入致命的“死亡螺旋”,爱立信、摩托罗拉、诺基亚等都是如此。
9.小米遭遇困境的内部因素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心态,二是能力
成长太快的小米使我们心态出现了膨胀,对形势产生了错误判断。加上积累的大量问题,管理体系又跟不上,导致小米模式在很多地方都出现了变形。
小米还是一家年轻的创业公司,根基还不牢靠,唯一的办法就是抓紧补课,抓紧自救。
10.小米自救、补课的措施:交付、创新、质量
小米产品经常缺货,甚至被误解为“饥饿营销”,这背后其实是我们的交付能力不足,而我们的补救措施就是全员死磕。
那段时间我们做了很多改革,比如组建更有活力的新管理班子、成立专门的供应链团队、加大核心技术的投入、成立手机质量委员会等等。
02.关于经营
11.为什么小米能摆脱销售下滑的“死亡螺旋”?还能有求生的机会
抛开运气因素,是对价值观的坚守,自身迅速而深刻的反思、复盘、学习、迭代能力,以及与用户的紧密团结,让我们在最艰难的时候还拥有用户的信任和期待。
因为小米对“感动人心、价格厚道”这8个字的坚持,即便是在最艰难的时刻,我们依然拥有数以千万计的忠实用户。
12.三大铁律:技术为本、性价比为纲、做最酷的产品
小米年至今,研发投入复合增长率达到40%,未来5年还要继续保持年化30%以上的增长,并且在人工智能、语音交互、IOT等领域已经获得抢先占位。
正是因为技术能力的支撑,小米才能不断推出“感动人心、价格厚道”的产品,保障了性价比战略的执行,做出越来越多让用户尖叫的足够酷的产品。
13.什么是互联网?为什么互联网公司毛利率高、增长快?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互联网首先是工具,未来不存在所谓的互联网公司;其次,互联网是一次观念的革命,只有改变观念,才能跟上互联网时代。
14.开放与合作是互联网公司成功的关键
互联网首先是一张无边无际的网,每个人都是节点,互联是互联网成功最关键的要素,任何封闭的业务模式都会遇到很大挑战。
图源网络
15.互联网公司最厉害的是靠机器赚钱
一旦完成产品研发,用户量达到一定规模,只要开着服务器就可以赚钱了。到这个阶段,产品研发推广的边际成本为零,服务器宽带成本逐年下降,毛利率自然上升。
16.口碑营销和网盟是互联网公司营销的核心
互联网公司直接面对所有用户,好产品仅靠口口相传就能成功。与拥有用户的其他互联网公司结盟推广,也是有效的推广模式。
17.互联网公司的管理相对容易
首先是业务、内部运作系统高度IT化,这一点和传统公司非常不同;其次,很容易推动量化管理;还有,对人的依赖性并不高,人员流动对企业的影响较小。
18.软件公司一定会从卖产品转向卖服务
互联网公司靠提供服务来挣钱,而软件公司靠卖产品来挣钱,这种模式决定了软件公司的业务不容易稳定持续增长,一定要从卖产品模式转向卖服务模式。
19.公司要有边界,即清晰的使命、愿景
一家没有边界公司的未来必然是走向盲目和混乱,就像那句古训“有所为,有所不为”,要达成真正的专注,就要搞清楚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
而在具体事项的讨论决策上,需要一个组织内终极的判断为依据,那就是非常明确的使命、愿景、价值观,它是一家企业的大边界线。
03.关于产品
20.克制贪婪,少就是多
资源总是有限的,切口越小,压强越大,突破越有力。
所以,大到布局公司业务,小到定义一款产品,对于一个具体的业务目标,基于我们的洞察和所掌握的基本能力,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收敛,专注于必要的“最小切口”。
21.一次解决一个最迫切的需求
不要试图用一款产品解决太多问题,能最大化满足一项迫切的需求,就是巨大的成功,为什么这么说?
第一,一个明确且用户迫切需要的产品,更容易找到明确的用户群,这样,产品研发出来后不容易走偏。
第二,选择的用户需求要有一定的普遍性,这决定了产品的未来市场前景。
第三,解决的问题少,开发速度快,容易控制初期的研发成本和风险。
第四,解决明确问题的产品,容易跟客户说清楚,推广也会相对简单。
22.决定不做什么跟决定做什么一样重要
“少就是多”的最典型案例是苹果,年,乔布斯回到濒临破产的苹果,面对杂乱的产品线,就问了一个问题“我应该让我的朋友们买哪些”,随后就砍掉了70%的产品线。
用较少的产品满足用户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