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临床研究白癜风的专家 https://m.yiyuan.99.com.cn/bjzkbdfyy/yyzj/260589.html
蚂蚁集团A+H股本计划于5日在上交所和香港同时上市,史无前例的亿美元IPO规模本将成为全球最大IPO,但上市计划在周二晚间被突然叫停,当时距离蚂蚁集团正式敲钟只剩36个小时,消息一出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市场的热议。
11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四大监管机构同时约谈了马云,随后立即传出了暂缓IPO的消息。理由在于:金融科技监管环境发生变化等重大事项,导致蚂蚁集团不符合发行上市条件或者信息披露要求。
11月3日晚间,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了《关于暂缓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科创板上市的决定》。随后蚂蚁集团发文决定与香港联交所H股同步上市的计划也将暂缓。对由此给投资者带来的麻烦,蚂蚁集团深表歉意。
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告
今日蚂蚁集团公布了退回申请股款安排:香港公开发售的申请股款,连同1.0%经纪佣金,0.%香港证监会交易征费以及0.%香港联交所交易费,将不计利息分两批退回。
作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创新科技企业,蚂蚁的上市原本对金融科技板块是一大利好。当时在蚂蚁上市备受追捧时,许多互联网金融股价也跟随上涨,作为阿里巴巴直接对手的腾讯也是其中之一。在许多市场人士看来,腾讯的市值一直被低估,很大原因就在于腾讯的金融科技板块的迅速扩张。
IPO进程反转让持有蚂蚁金服约33%股份的阿里巴巴股价顺势下跌,阿里巴巴BABA隔夜美股一度下挫逾9%,今早在港股市场盘中大挫9.3%,收跌超7%,创阿里一年前在香港上市以来的最大跌幅,与蚂蚁金服在在线支付领域展开竞争的腾讯控股下跌了1.8%。
阿里巴巴股价波动图
事件影响下,阿里巴巴股价仍免不了短线承压,但并不会造成重大的冲击,而对于整个互联网金融板块来说同样如此,而对新经济股影响也较为轻微,只是相关的企业更需要就监管形势去做出改变。在监管的强化下,不仅仅是蚂蚁,其他同类型的企业也都将将面临着新的不确定性,必然影响着未来金融科技企业估值的重新评估,但是反过来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也会是利好。
早在两三年前,随着中国监管机构加强审查以控制金融系统中的金融风险,蚂蚁金服开始了从金融到科技的转变。据路透社报道,市场对科技公司的估值远高于对金融机构的估值,蚂蚁金服从中受益。蚂蚁的更名,一方面是为了规避监管风险,但也是因为“科技”在资本市场上的估值要远远高于“金融”。
尽管蚂蚁定义自己为科技公司,但是改变不了骨子里是金融公司的事实,因此自然要接受更加严格的监管。尽管在最后一刻被紧急叫停,但外界对于监管强化的解读相当正面,而且是被视为“负责任”的做法,因蚂蚁上市事关万千投资者切身利益。
目前很难预测蚂蚁金服的上市会暂停多久,不过IPO重返资本市场只是时间问题。但在此之前,该公司可能必须对内部组织和业务模式进行重大改革,以符合新的监管要求。蚂蚁金服可能不得不拆分其业务,将支付、小额贷款和财富管理业务分开,在提交合规方案后更改上市材料重走IPO流程,估值体系可能出现改变,其后仍可能重新上会。
对于港股市场而言,由于蚂蚁集团暂缓上市是一个特殊个案,对于香港市场,在监管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下,会有一定的短期影响,部分金融科技公司的上市进程会影响,而且在监管下,金融科技及互联支付类公司的业务拓展空间受限,但是并不会阻挡整体的IPO热潮的推进。
免责声明:以上分析仅代表个人观点,作者不会为直接或间接使用或依赖此资料而可能引致的任何盈亏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