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明临宋代工笔小品50图供广大的工笔

点击下方蓝字抢购书画优盘

高清:幅古代绘画图库,幅齐白石作品图库,27G历代经典书法套装,幅西方大师经典油画,临摹学习绝佳素材!

前言:宋人院体画风是我国传统工笔画尤其是古典工笔花鸟画的巅峰,这一点是业内公认的,毋需置疑。学工笔花鸟,不入宋元;就如学书法,不从晋唐走一遭一般;是难以取得大成就的。多年来,无论是在自己的绘画创作或者是工笔教学中,我都一直反复的强调院体传统的重要性。不仅仅是绘制技巧方面的因素,更多的时候,是崇尚于宋元院体中所传达出的一种心境。

“格物致知”、“尽精微”、“静”、“润”、“文气”是我学习宋画的心得。

从年以来,我临习过的宋人范本大约有60来幅,有些作品甚至反复的临摹过四五次。可以说,院体花鸟中的经典之作,我基本上都临摹过。天津杨柳青画社和人民美术出版社也陆续的将我临古的作品出版了教学专著,接近20余本。

工笔画,逼真、好看。但是,易匠,易俗。

若能沉下心来真正的去研习宋元数载,能淬其精华一二。哪怕是画重彩,也不那么容易落俗。打好传统根基,在前期来说,可能没有“创作”那么的博人眼球,但是,对画家后期的发展来说,就有着非常巨大的好处。

“厚积薄发”,是我个人所喜欢的发展方式。

对传统院体工笔的推广,也是我多年来一直坚持在做的事。

故而,我从多年来的临宋作品中,精心挑选了40张临本,每张作品还在原作的扫描电子图中截取了4张高清局部图,并对原作做简单概述,整理成文,供广大的院体工笔画爱好者赏析。(李晓明)

李晓明《临宋雪树寒禽图》

宋,李迪,《雪树寒禽图》,立轴,绢本,设色,纵:.2厘米,横:52.8厘米,现藏上海博物馆。

此图写竹叶覆雪,轻染薄雪的棘树上,栖息着一只伯劳。山坡以粗笔勾出,写一丛衰草,更添雪意。双钩写竹、树干,敷色渲染。雀鸟以没骨及钩勒相结合绘出,写实生动。此画是作者晚年的精心之作。

高清局部图

李晓明《临宋枇杷绣羽图》

《枇杷山鸟图》是传为南宋林椿创作的绢本设色画,纵26.9cm,横27.2cm,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枇杷山鸟图》中,硕大的枇杷叶和成熟的果实,在盛夏的阳光中金碧璀璨,闪烁着诱人的魅力。俊俏的小鸟立于枝上,伸着尖细锋利的嘴巴,紧瞅着爬在枇杷上的蚂蚁,生动细密的构图,使画面富有浓郁的生活情趣。作者以精雕细刻的画笔,对花果、鸟、虫的形象都作了生动的描绘。小鸟娟秀的形态,光洁的羽毛和那炯炯有神的紧盯蚂蚁的眼睛,都被刻画得惟妙惟肖。就是小如针孔的蚂蚁,它的头尾足须都画得清晰可见,说明了作者扎实的写生功力。

高清局部图

李晓明《临宋吉祥多子图》

南宋,鲁宗贵,《吉祥多子图》,绢本设色,24x25.8cm,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

《吉祥多子图》又名《橘子、葡萄、石榴图》。这是一幅少见的有确切题款的南宋作品。画面的中央堆满了橘子、葡萄和石榴,在中国传统风俗中,这三种水果均有吉祥的寓意,石榴、葡萄是多子多孙之意,中国古代以多子孙为福,多子多孙是一种美好的祝福;“桔”“吉”古音相谐,故为吉利吉祥之意。

高清局部图

李晓明《临宋争禽图》

宋,佚名,《争禽图》是一幅水墨设色绢本画,纵:23.5厘米,横:26.67厘米,纳尔逊艾金斯艺术博物馆藏。

宋代绘画注重理法,画家重写生,重观察,师法自然、师法造化,凡画务求精工细描,形象追求生动逼真,画风富丽典雅,富有装饰意趣,或许是出于对装饰的需要,宋代的团扇绘画艺术精品迭出,登峰造极,佳作辈出。南宋宫廷里有名的院画家便有许多团扇画作传世,这些作品后来多被装裱成册页收藏,成为独立的绘画创作。

高清局部图

李晓明《临宋花篮图》

南宋,李嵩,花篮图页,原属故宫旧藏,绢本,设色,纵19.1cm、横26.5cm。

竹篮编织精巧,里面放满各色鲜花,有秋葵、栀子、百合、石榴等,小小的花篮折射出繁花似锦的大自然——美丽、多样、蓬勃、朝气,让人看了之后感到十分亲切,画家对自然、生命的热爱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wayuz.com/nwms/5361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