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美术也是一种表演

北京看白癜风哪家最好 http://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6180502.html
李晏/文图“舞台美术也是一种表演”是前不久我在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做的一次讲座的题目。这次讲座源于年6月,我应邀赴沪参加上剧场丁乃竺女士每月一次的读书对谈。活动结束后,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公共教育部负责人黄女士邀请我去他们美术馆做次讲座,我欣然应允。可是因为疫情,拖了一年才得以实现。今年春节后,黄女士与我重议此事,说内容完全由我决定。我非常感谢这种信任,同时也比较为难——以往历次讲座,大多结合剧照展览,即使单独讲座,也都是通过剧照放映讲述中国当代戏剧历史,或者当下活跃的青年戏剧工作者的创作。之前在上海已经办过多次展览和讲座,如果再讲老内容,有些听过的观众难免觉得乏味;而且第一次在美术馆办讲座,觉得应该与美术沾边儿才合情合理。于是,我向主办方提了一个选题:通过剧照说说舞台美术在戏剧中的作用。“由我来讲这个内容实在不合适,我既不是学舞美专业的,也对此没有研究,甚至都不会最基本的绘画。但是,观众也不一定都懂文学、表演,照样可以欣赏戏剧。那么,我就从一个观众的角度,通过我拍的剧照,跟大家分享戏剧中的舞台美术……”这是我此次讲座的开场白。挑选讲座用的剧照用了一个半月时间。以前都是按名导、名作、漂亮剧照的脉络挑选,容易得多,时间久了形成一个单独的图片库,每次从这里选,就不必一一打开文件夹了,顶多选定后做少量补充、调整,且这些补充也会成为今后的备选。而这次不同,从来没选过关于舞美的剧照,在我的书中也很少涉及这方面内容。面对近四十年拍的、几千个剧照文件夹,我首先要回忆哪部剧的舞美有特色,值得说道,然后再打开文件夹,逐一浏览,精选与舞美有关的剧照。所以进度很慢,朋友都知道,那段时间叫我出去喝酒,大多会被拒绝,包括老弛搬去郊区前的那次大聚会。而且,这样做对我而言是冒很大风险的,以往都是挑选著名剧目里最好的剧照,这次为了突出舞美,漂亮剧照几乎都要落选,有些中选剧照非常普通,以前都作为废片被冷落一旁。不过好处也显而易见,一方面梳理了以前忽略的部分,为写下本书提供了宏观视角,二则以前没有机会展示的剧照被推选出来,尤其是大量外国剧目。直到讲座前半个月,才基本选定了所有剧照。讲座分两部分,一部分是概述八十年代到当下的剧目,最近的近到刚刚演完的《探长来访》和红色题材音乐剧《殷红木棉》;另一部分是细细讲述易立明和李建军,他俩有个最大的共同点——都是中戏舞美系毕业的,后来都改行做了戏剧导演。黄女士让我给讲座起个标题,我想了许久也没结果,只好向几位朋友求助,有导演、有记者、有舞美设计师,甚至还有跨美术和戏剧两界的马良。有的在忙顾不上回复,有的说仔细想想再回答,舞美设计师张武老师当晚就回复了,说“我认为舞美就是戏剧本身”。最后,我觉得导演赵淼说的最贴切——舞台美术也是一种表演。我们都知道,戏剧是一门综合艺术,结合了文学、表演、音乐、美术等诸多门类,不过在早期,无论西方还是东方的戏剧,舞台美术的成分都较少,比如灯光,早期都是露天演出,采用自然光,在没有电的年代,用烛光、煤油灯,仅仅是照明用。而电光源的出现,不仅更为方便、有效,而且可以进行各种灯光造型。西洋戏剧发展至今,舞台美术越来越细化和重要,成为戏剧创作中不可或缺的表现手段。细分起来,舞美设计包括布景和道具设计、灯光设计、服装设计、化妆和造型设计,近年又增加了多媒体设计;而中国戏曲现在还保持着“一桌二椅”的形态,灯光简单,道具高度虚拟化,只有服装和化妆比较复杂,但也是程式化的。

年5月《桑树坪纪事》剧照(编剧:朱晓坪、陈子度、杨健;导演:徐晓钟、陈子度;舞美设计:刘元声、慕百锁、霍起弟、卢一)这部无场次话剧充分运用了转台,不用幕启幕落,时而是坪,时而是峁,时而是窑洞里。其丰富的叙事手法,当时被理论界誉为我国新时期戏剧的代表性作品和里程碑。

年1月30日《茶馆》剧照(编剧:老舍;导演:焦菊隐、夏淳;舞美设计:王文冲、宋垠、关哉生)《茶馆》是北京人艺现实主义戏剧的顶峰之作,从未被超越。该剧导演焦菊隐强调舞台的艺术真实,该剧舞美设计正是遵循了这一创作原则。舞台美术研究专家蔡体良称赞《茶馆》的舞美设计是“现实主义的手法,精雕细刻的布景……是那个时期的代表作……至今仍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年11月13日《情感操练》剧照(编剧:吴玉中;导演:王晓鹰;舞美设计:刘杏林)演出是在大剧场的舞台上,大幕拉闭,形成一个小剧场的空间,演出区域和观众席都在原先的舞台上。两位演员在一张巨大的床上进行表演,非常贴切地展示了男女主人公在婚姻情感面前的抉择与困惑。结尾还有一个亮点,当观众等待演员“上床”谢幕时,大幕徐徐拉开,两束追光打在空空荡荡的剧场观众席里的演员身上,他们这才向观众和舞台(大小两个)谢幕。

年4月15日德国海尔布隆市剧院应北京市友协和中国青年艺术剧院邀请,来华演出莱辛名剧《智者纳旦》剧照。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倾斜的舞台,后来见的就多了,国外的、国内的都有。

年12月30日《我爱XXX》剧照(编剧:孟京辉、史航、王小力、黄金罡;导演:孟京辉;舞美设计:赵海)这是一部实验到极致的戏剧,没有人物、没有故事情节,是对戏剧可能性进行的一次探索,所以舞美设计成什么样子都不为过。虽然经费有限,但设计却因陋就简地体现了孟京辉对某些东西的偏好,如白大褂、电视机,这些符号化的元素多次在他的剧里出现。

左图是希腊ATTIS剧团年9月7日来华演出《安提戈涅》的剧照;右图是该团年5月30日来华演出《埃阿斯》的剧照两部都是古希腊悲剧,编剧都是索福克勒斯,导演也都是塞奥多罗斯·戴尔佐布罗斯。虽然相隔十一年,但这两部剧的风格几乎完全一样,我们也可以看出,古希腊戏剧除诗(台词)和表演外,其它辅助形式都很简单。

年5月《爱情蚂蚁》剧照(编剧:汉诺赫·列文[以色列];改编:黄纪苏;导演:孟京辉;舞美设计:刘杏林)这部剧的总制作经费只有两千元,放在现在简直不可想象,因此舞美基本没钱,刘老师就像捡破烂儿的,把一堆垃圾弄上了舞台,居然很和谐。

年7月7日《倾述》剧照(导演:牟森;舞美设计:宋冬)牟森后一阶段的创作完全剧本,这部剧取材于两位演员的真实生活。演出场地也不是正规的剧场,而是一个电影放映厅。宋冬是一位装置美术家,他根据导演意图和现场条件,制作了一系列装置,比如男演员孙海英的一段表演就是在一个汽油桶改造的密闭空间里进行的;还大量运用了多媒体和现场影像。

年9月《人鱼传说》剧照(编剧:郑义信[日]导演:金盾进[日])日本新宿梁山泊剧团演出的这部帐篷剧,为许多中国观众,包括中戏的老师学生扫了盲,以前我们从来没看过帐篷戏剧,后来樱井大造的帐篷剧及其在台湾和大陆的合作团体常来演出,才不再稀奇。由于起源所致,帐篷剧都是场地狭小,而且必有水。在这部剧里,金鱼姑娘死后,舞台突然”变出“一个水池,让金鱼姑娘漂归大海。

年6月《生死场》首演剧照(编剧、导演:田沁鑫;舞美设计:薛殿杰)该剧排练时,田导还没调入中央实验话剧院,演员见是一名年轻姑娘,拿着剧本质疑她:您这舞台上没什么布景、道具,我们没有支撑点,怎么演呀?田导耐心地解释:我们要表现的是农民与土地的关系,我需要演员在舞台上翻滚跳跃,过多道具会妨碍你们表演……

年8月《原野》剧照(编剧:曹禺;导演:李六乙;舞美设计:罗江涛)不看剧名,观众绝对想不到这是描写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农村的《原野》。导演这样处理,可能是想说明剧中的悲剧可能发生在任何时代、任何地点。据说床、马桶、红色玫瑰花瓣,都隐喻着性。

年4月《囊中之物》剧照(编剧:王小力;导演:林熙越;舞美设计:张武)这部小剧场戏剧的布景、道具并没在舞台上,而且通过影子的方式呈现。

年8月《哥本哈根》剧照(编剧:导导演:王晓鹰;舞美设计:严龙)剧中三个人物都是往生者,所以整个舞台布景、道具、服装都是白色的。那扇门代表阴阳两界。剧终时门开了,门外是充满白桦林和金色阳光的人间,代表师生俩的努力保全了这个美好的世界。

年1月7日《收信快乐》剧照(改编、导演:单承矩[中国台湾];舞美设计:黎仕祺[中国台湾])这是一部简单的戏剧,一把椅子一个沙发,一盏台灯一个落地灯,两位演员,面对观众坐着,朗读七十六封书信,展示俩人跨越四十年的情感。没有换场,几乎没有调度,舞台设计也极为简单。最后,被黑布遮住的一棵由信封构成的巨大圣诞树亮起,把剧情引向高潮。

年6月30日《艺术》剧照(编剧:雅丝米娜·雷札[法];导演:谷亦安;舞美设计:桑琦)这是一出三个中产阶级男人和一幅油画的喜剧。舞台设计极为简洁,使观众可以完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wayuz.com/nwly/5361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