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可以治愈吗 http://www.bdfyy999.com/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年的3月,当春城(昆明)的春意还没有漫到北国的时候,我们来到了西南边境寻找罂粟花。在我们的印象中,罂粟已经是一种稀有植物,大概是很难找到的,这里的路是绝少有人走的,当地的同志告诉我们,看到界碑的时候你就能看到境外的罂粟花了。
“妈呀~~~妈妈!”
一声声毒瘾发作时撕心裂肺的失智惨叫,冲破罂粟花海的美景,把人拉到地狱般的人间。
她是张福娟,一个23岁还能被列为长春电影制片厂候选演员的美丽姑娘。
那年她用多年经商的存款开了一家生意兴隆的饭馆,却不料因为与丈夫的一次吵架,心情低落的她,因为好奇朋友们说这“东西”可以让人忘却烦恼、心情好,就随手接了一根(加了海洛因)烟,从此踏上了一条生不如死的万劫不归的“毒”路。
开始会发痒,就像有千万只蚂蚁在骨头里爬来爬去。
然后会在实在忍不住的时候,打一针小剂量的,让自己在“云端”飘一会儿。
慢慢地,就把手臂的血管打到发硬溃烂,也把双脚打到肉洞见骨,骨内发黑。
一针又一针,积蓄花光了,人也成了一团只会在毒瘾发作时,鼻涕眼泪横流,胡乱手舞足蹈的“烂肉”。
不同于其他人,她是主动找摄制组来拍她的“丑态”。
因为她说,她想用自己的毒瘾发作时,生不如死的惨状,去告诫那些还对毒品抱有好奇心的年轻人,毒品的危害究竟有多恐怖!
弄弄村的马干,曾也是一个有家庭责任感,不辞辛苦做工,拼命也要为家里盖一处好一点房子的男人。
只可惜,那一天只因为长期困苦交加后,被兄弟劝着吸一口可以让他暂时放松的“好东西”,就这么走上了长期的不归“毒”路,甚至留下的四个孩子中,有两个被连累着天生残疾。
母亲为他哭瞎了一只眼,妻子为了养活一家六口,不得不外出每天打工十七八个小时。
又痴又哑的五岁小儿子,只有尝到摄制组递过来放入嘴里糖时,才好像“活”过来似的,眼里有了点属于“人”的光。
还有这个在拍摄途中“意外”发现,吸食“4号”(最高纯度海洛因),不小心过量而濒临死亡的人。
“起不得了.....起不得了......
哎呀......嗯......”
嘴里喃喃地念着什么的他,侧着趴在布满垃圾的残墙地上,手不受控制地无意识挥着。
不远处破烂的袋子旁,一只好像被“毒”死的老鼠,就这么大喇喇地遥躺在他身边,和他仿佛融为一体。
而四周高处则围满了兴致勃勃观看“死亡表演”的人们,他们表情麻木,却看得仔细而认真,仿佛真的把他在这个世上最后一刻的濒死,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
毕竟,在那个年代里,有时候仅一个县,就高达35人因吸毒而身亡。
他们大多数为了追求如上“云端”般的极致快感,而放肆注射毒品,然后直接倒在家里、旅馆、路边,亦或荒无人烟的角落,从此一梦不再起。
而如这种亲眼可以看到的“案例”,对大多数人们来说,是不会感到害怕的,反而会以此“表演”,引为相互交流的猎奇趣谈。
之所以会出现如此荒唐的场景,是因为其实真实的吸毒案例,普遍不是我们想当然的,只有那些社会闲散人员(混混),因为整天不务正业,在无所事事之下被引诱着才会染上这东西。
而是一种社会与个人相互难以深究复杂原因的,大多因“无知”造成的,极为猖獗且无序式的“全民参与”:
有单纯好奇就吸的;
有看着好玩就试试看的;
有和家人吵架觉得烦就吸了的;
还有夫妻不睦寻找慰藉去尝试的;
还有因为长期病痛“被迫”使用麻醉剂,最后成瘾的等等,不胜枚举。
而他们中大多也曾有正常而普通的身份职业,有的是体委跳伞运动员,有的是身价丰厚的个体户,有的是工作稳定的幼儿园教师,有的是前途光明的事业单位出纳,有的是意志坚强的复员军人......
自80年代以来,由于地下毒品消费市场的扩大泛滥,仅云南省就有17个地州市内都遍布吸毒人员,那种大多数人居然能把毒品,当做“喝水吃饭”一般理所当然的惨烈图景,是被无数人的鲜血保护了很多年的我们,在今天无法想象的触目惊心。
何况由此引发的社会危害更是深远而骇人听闻,那些因为毒瘾越来越深,导致入不敷出的吸毒人员,会很自然地以此走上必然的违法犯罪之路。
当坑蒙拐骗、贪污等方式,也难以满足日益飞涨的毒品需求的话,他们就会采用更为极端的抢劫、勒索、绑架、出卖肉体等,违法或重大犯罪的方式获取毒资。
从随机抽样一个地区里,与吸毒人员有关的刑事案件就占总数的70%,高达起的可怕数字,就可以看出,毒品的危害有多可怕!
他们种种罄竹难书的行为,不仅危害了自身的生命,还因为过程中,比如共用针头的普遍现象,使艾滋病迅速蔓延,(年的云南瑞丽就有余例患者,大概占到了当时全国总数例的三分之一。)而极大地扰乱了社会治安,为国家人民带来影响深远的梦魇。
年,我国首次不掩饰,不逃避,基本不打码,用实实在在的惨烈镜头,拍摄了这部尺度最大,长达8集,超过分钟的大型“地狱式”禁毒纪录片《中华之剑》。
它的横空出世,就是要以此展示中国勇于正视,毒品对现实国家和人民危害问题的决心,好警示国人毒品之害的触目惊心!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国内外不约而同地冒出了很多,诸如“中国不该禁锢自由人权”,要求减弱禁毒力度;先进的欧美都不禁大麻,中国禁止就是落后;吸了一点而已,道歉了就应该原谅他等靡靡言论,开始不遗余力地侵蚀我国的舆论环境,尤其是青少年尚未定型的心智。
导致近年来,越来越多国人被引诱着走向歧途,居然开始为这些“邪说”辩护,且做出一些让国家人民深感无比痛心的疯狂行为。
有句话说:
那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为你遮风挡雨,替你负重前行!
是的,为维护这片全世界最安全的净土,太多人献出了仅有一次的宝贵生命。
然而为了广大人民群众,他们从踏上这条黑暗而充满荆棘的“不归路”开始,就注定肩负着此生到死,不被“看见”的血腥使命。
从如家常便饭的受伤,到习惯性地时常挨刀子,再到非死即残的枪、炮混战。
和毒贩的种种惨烈“较量”,对中国来说,至今从未消停哪怕一天,牺牲也从未停止一刻。
(PS:以下名字都采用化名。)
小严是一名边境缉毒民警。
他们小队的任务是巡边,而他因为熟悉山林,被分配巡山。
于是每次他需要背锅子、咸菜和几日的粮食,留在山上,过着喝雨水,宿破烂漏雨屋执行任务的日子。
多年来,他回家几次,还只能远远地看着父母,不敢与他们见面。
因为他曾破获过一起“大案”,却意外丢失了一名嫌犯,为了怕被罪犯报复,他只能用这些年不与家人见面的孤寂,去保护他们。
小杨、小刘、小武这些战功累累,曾在与众位同事们共同破获境外大毒枭彭某某的“大案”中,生死一线,留下跟随一生的惨烈疮疤。
被爆炸波及的小刘,抢救了数天,在脸上留下了一道狰狞的深色长疤,从一条小腿上取下十四块弹片,留下盘根错节的“肉条”;
不懈追捕逃走罪犯的小武,身中数刀,在终于抓获罪犯后,差点抢救无效,最终在身上留下永久的刀痕,终身会时常感到腹部麻木,天气一变化就腰杆酸疼;
还有那离炸弹只有一尺之远的小杨,小腿也被爆炸炸得落下治不好,时常发作便疼痛难忍的病痛。
而他们却依然无悔无怨,觉得只要自己不死,就仍可以坚持继续驻守在缉毒一线,守护着人民群众。
还有那些被保护着“隐去”,牺牲了的缉毒警们:
本打算完成那次任务就回家娶妻的小李,最后被装在小小的罐子里送回家;
特殊任务完成,终于可以回家的小莫,死在了罪犯疯狂冲卡的车轮下,被妻子哭着拍打,“骂”着永远不会原谅他这个从出生就没管过儿子一天的不负责的丈夫;
还有那为了继承父亲遗志,替母“报仇”,而选择一辈子孤独一人的小梅,就在她笑着对摄制组说她大概可以实现“愿望”后不久,就被炸弹炸到几乎尸骨无存......
根据官方统计,我国缉毒警察的平均寿命只有41岁,
仅年,缉毒警察的牺牲就高达名!也就是说,那一年,几乎每一天都有一名缉毒警察献出生命!
之所以翻出二十多年前的纪录片,是偶然看到一则报道:
“用生命践行诺言——记英雄民警父子张从顺、张子权。”
就突然破防了,觉得这些血泪斑斑的惨烈现实,应该被人看到,永远铭记。
即使太多的缉毒警察只能在历史中“隐去名字”,深藏功勋。
但还是希望他们用生命践行的努力能被我们至少真的不忘。
不因为偏狭的“喜欢偶像”而洗白;
不因为被保护着的“看不见”而好奇尝试;
不因为拙劣的煽动而对“没有墓碑”的牺牲觉得理所应当。
只希望,看见了这些惨烈现实的事例的大家,至少能试着做到: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