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识字
识字是这一课的重点,这一课出现的生字,大部分是形声字,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温故知新,通过观察、比较,逐步了解这些字的特点,学习运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进行识字。
字音:要注意读准平翘舌音,如“藏、造”是平舌音,“食、蜘、蛛”是翘舌音。还有注意“蜻、蜓、藏”是后鼻音。
字形:以整体识记为主,但也要根据不同的字形渗透不同的识记方法:
(1)归类识字法:本课有六个带有虫字旁的生字,都是左形右声,左边的虫字旁表意,右边的部件表音。可以引导学生发现形声字的规律,提高识字效率。
(2)字理识字:“网”是象形字,可以结合课文彩图和汉字演变来认识,引导学生了解象形字的特点。
(3)熟字加偏旁:“迷”和“造”可以用熟加“走之”的方法来识记。“食”和“粮”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它们有共同的部件“良”,加上不同的偏旁组成不同的字。
二、课文学习
这是一首读来朗朗上口又充满童童趣的儿歌。学生要读出诗歌的韵律和趣味。儿歌的每一行都是由“谁”“在哪里”“干什么”三个部分组成的,也是以此来停顿的。
理解运用:整首儿歌配上了生动形象的彩图,利用图文对照,学生不难找到对应的小动物,也能很快理解“展翅飞”“运食粮”“游得欢”“结网忙”等词。稍微难理解的是“蝴蝶花间捉迷藏”。可以让学生做一做动作,并展开想象,蝴蝶在花丛间飞来飞去就像小朋友在玩捉迷藏,多有趣!另一句就是“蚯蚓土里造宫殿”,把蚯蚓在土里松土比作“造宫殿”,也可以展开想象,把蚯蚓想象成建筑师,感受蚯蚓的勤劳,感受儿歌的有趣,进一步指导学生读出儿歌的趣味美。
三、课后练习题
本课的课后练习。除了“朗读课文”外,还有“读一读,记一记”。读记的词语由课文内容延伸出来的六个词组“蜻蜓展翅”“蝴蝶飞舞”“蚯蚓松土”“蚂蚁搬家”“蝌蚪游水”“蜘蛛结网”,都是以什么动物干什么的形式构成。可以让学生多读多记,还可以拓展一些同种类型的词语,如“知了唱歌”“公鸡打鸣”“大雁南飞”等。
四、问题提示:
带有虫字旁的字都代表昆虫吗?
带有虫字旁的字并不一定是昆虫,如蚯蚓、蛇、蝙蝠就不属于昆虫。因为这些动物可能在古人眼中都是虫,所以其名字便带有虫字旁。
感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