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年,秦国和赵国爆发了长平之战,前后历时三年,最终秦国获胜,占领了长平,坑杀了赵军45万,使得赵国元气大伤,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
公元前年,秦国准备再次攻打赵国,秦王本想派白起为大将,白起却说:“赵国的邯郸并不是那么容易攻克的,如果有其他国家的援救,发兵一天就能到达。其他的国家怨恨秦国时间太长了,目前秦国虽然在长平击败了赵国,但我军的伤亡也超过了一半,并且军队都在前线,国内兵力很空虚。我军远离自己的国家去攻打别的国家都城,如果赵国内部上下一心、拼死抵抗,其他国家再从外面派出援军救援赵国,秦军在两面夹击之下,必然失败。因此,目前不是攻打赵国的时机。”
秦王没有听从白起的建议,另派王陵为大将,乘胜发兵,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但攻城不太顺利,秦王又改派王龁为大将,攻打了几个月,久攻不下。
此刻,赵国上下面临灭国的危险,也是如热锅上的蚂蚁,拼尽全力抵抗秦军,又向楚国、魏国紧急求援。赵王派平原君赵胜去楚国求援,准备推选楚国为盟主,订立合约联合抗击秦国。平原君喜好养门客,手下有门客数千人,平原君准备在这些门客中,选上20个文武全才的门客,随他出使楚国。但选来选去,只选了19人,还差1人。
门客中,有个叫毛遂的,在平原君门下,但是一直都默默无闻。毛遂便上前自我推荐说:“听说平原君要去楚国游说,选的门客不到20人,希望平原君能让我凑个数,带我一块去楚国。”平原君问:“先生在我门下几年了?”毛遂说:“有三年了。”平原君说:“有才能的人,就像锥子放在口袋里,锥子尖立刻就露出来了。你在我门下已经三年了,也没听说过你的才能,恐怕你是没有什么才能吧。”毛遂说:“以前你没有把我放在口袋里,如果早一点把我放在口袋里,我不仅锥子尖露出来,连锥子把也会露出来。”平原君听了后,觉得有道理,左右又凑不够人数,就让毛遂一块去楚国了。
平原君来到楚国,一大早就见到了楚王,苦口婆心地劝说楚王,让他决心联合抗秦,可是到了中午,楚王还是没有下定决心。
毛遂在台阶下等的不耐烦了,手握着剑把就走到了殿堂的台阶上,对平原君说:“联合抗秦的好处,两句话就能说完,怎么这么长时间还搞不定?”楚王听了很愤怒,向毛遂大声呵斥道:“还不赶快下去!我和你主子在说话,你是什么东西?”
毛遂拿着剑上前说:“大王你之所以能骂我,是因为仗着楚国人多势众。可是如今我距离大王不过几步,你的性命都掌握在我的手上。我听说过,商汤王只有七十里地的国土而天下称王,周文王不过百里地的国土而使各个诸侯都臣服于他,这难道是因为他们的士兵很多吗?这是因为他们能根据当时的形势来体现自己的威力。如今楚国国土方圆五千里,披甲执武器的士兵多达百万之众,这是大王称霸的资本。凭借强大的楚国,天下哪个国家都无法抵抗。秦国的白起当年不过是一个毛头小子,率领几万秦军与楚国作战,第一战就攻克了鄢、郢,第二次作战就烧毁了夷陵,第三次作战就使大王你的祖先之灵受到污辱,这种百年必报的仇恨,我们赵国都为你们感到耻辱,而大王你现在都还不知道羞耻。联合抗秦的事,不只是为了赵国,更是为了楚国。”
楚王被毛遂的一番话打动了,立刻决定联合抗秦,并派出了春申君黄歇率兵救援赵国。不久,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也率兵救援赵国。秦军见攻克邯郸无望,赵国又来了援军,于是便退军了。此后平原君就把毛遂视为了座上客。
但是,经过连番战役之后,赵国奄奄一息,家家户户都在出殡,公元前年,燕国趁火打劫,派兵攻打赵国。危机之时,赵王想到了曾经三言两语救国于难的毛遂,就准备派毛遂率军抵挡燕国的进攻。
而毛遂听到后,跑到赵王面前说:“我本来只是个说客,让我玩个嘴皮子说服他人还可以,让我带兵打仗可不是我的专长。”而赵王不听,执意让毛遂率兵。
毛遂没有办法,只得赶鸭子上架,率军前去抵抗燕军。但他想尽了一切办法,也没有抵挡住燕军的进攻,军队被打败了。毛遂跑到山里,感觉无颜面对赵国,于是便拔剑自刎了。此后,燕军再也没有受到赵国的抵抗,深入赵国的腹地,拿下了赵国的昌城,逼近沙丘宫。燕军达到了出兵赵国的目的,就退军了。
从以上“毛遂自荐”到“毛遂自刎”的故事里,我们能够得到很大的启示。只所以毛遂能够自荐成功,是因为他本身具备一定的才能,机会到了,一把抓住,是金子在哪里都能放光,只要有机会。
而只所以毛遂最后以自刎的结局结束,还是他虽然有自知之明,但不懂得如何去拒绝,如果他当时能够想办法拒绝赵王的无理要求,那就不会落到自刎身死的下场了。所以说,毛遂算不上是一个高明的智者。中国上下五千年,众多人才辈出,能够青史留名的,寥寥无几,但毛遂能够出名,也充分体现了他的非凡能力。你们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