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如何与大象共舞

年11月2日晚,证监会发布消息称,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对蚂蚁集团实际控制人马云、董事长井贤栋、总裁胡晓明进行了监管约谈。随后,蚂蚁集团回应“稳妥创新、拥抱监管、服务实体、开放共赢”的十六字指导方针,称将继续提升普惠服务能力,助力经济和民生发展。11月3日晚间,上交所公告称,暂缓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科创板上市。紧接着,蚂蚁集团在港交所发布公告,同时进行的H股于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版上市亦将暂缓。11月3日晚上22时24分,蚂蚁集团发布《致投资者》一文回应“暂缓上市”。蚂蚁集团再次表示,“稳妥创新、拥抱监管、服务实体、开放共赢”,会让蚂蚁集团经得起考验和信任。蚂蚁集团会坚持初心和使命,继续用热情、专业、担当,致力于为广大小微企业和大众消费者做好服务。事件来得有点疾风骤雨的感觉,还有,中签蚂蚁集团股票的股民还得等一段时间再欣喜了。蚂蚁事件要从第二届外滩金融峰会说起。年10月27日,马云先生在第二届外滩金融峰会上发表演讲,再次引发人们对旧金融与新金融、创新与监管的争论。该演讲不仅将现有的银行模式称为“当铺思想”,还将全球最重要的银行资本和风险监管标准巴塞尔协议称为“老人俱乐部”。什么是当铺思维?当铺思维就是以资产抵押为信用发放信贷。当铺思维背后隐藏着当今货币经济时代一个关键性问题,那就是货币介入经济的方式对经济效率的影响。货币介入经济的方式颇为单一,商业银行主要以抵押资产为信用发放信贷。如今大部分货币都是由商业银行创造的,商业银行的信贷货币建立了一个经济逻辑:“资产抵押-信贷货币-生产流通”。从直觉来看,马云先生所言的现有银行体系不合理之处在于:一是银行信贷只以或主要以固定资产抵押发放是不合理的,真正需要贷款的企业却无法获得;二是银行信贷没有支持实体经济与技术创新,反而助长了金融投机和资产泡沫;三是先获得货币的人比后获得货币的人更有优势,从而造成财富不公。如何解决?蚂蚁给出的方法是重塑银行体系,改变过去单一的货币介入方式。如何改变货币介入方式?除了固定资产可以创造信用,还有什么可以创造信用?蚂蚁回答:大数据创造信用,“抵押的当铺思想,是不可能支持未来30年世界发展对金融的需求的。我们必须借助今天的技术能力,用大数据为基础的信用体系来取代当铺思想,这个信用体系不是建立在IT基础上,不是建立在熟人社会的基础上,必须是建立在大数据的基础上,才能真正让信用等于财富。”以消费贷款为例,蚂蚁利用它的算法,识别出消费者的购物偏好、购买动机、真实购买力,还能预测购买时间和收入变化,从而给出差异化的信用数据,提供不同额度的信用贷款。但是,这里面有两个问题,一是大数据也可能失灵,二是数据垄断。蚂蚁最大的优势是大数据,但是大数据中的个人数据并不属于蚂蚁,它是10亿用户的私人资产。蚂蚁无偿地利用私人数据获得金融优势,同时有可能引发市场扭曲。Facebook因为垄断私人数据因此接连遭受美国官方的调查,谷歌最近也遭美国司法部反垄断起诉,其中一项指控是“消费者被迫接受谷歌的政策、隐私保护和对个人数据的使用”。“老人俱乐部”的巴塞尔协议又是什么?搞金融的都清楚,从70年代初发达国家间的一个银行业协调监管机构,到如今成为全球银行业监管标准的制定者,一直得到了全世界主要经济体的支持和尊重,中国亦不例外,年中国加入巴塞尔委员会。巴塞尔协议监管的主要对象是银行。年金融危机后,巴塞尔协议III提出对银行体系外的“影子银行”一并纳入监管,这块主要是在银行之外从事金融放贷或类放贷融资活动的实体,信托、消费金融公司、支付公司、以及从事放贷业务的互联网公司都属于这一范畴。为什么反对巴塞尔协议?按照巴塞尔协议,蚂蚁集团的支付、理财和放贷业务都要接受严格监管。其中最核心的一点是什么?银行要满足资本充足率的要求,银行不能以金融创新的名义无限扩大表外业务,但影子银行可以。假如“影子银行”以10亿的资本金运作一个次级贷款池,通过反复加杠杆,最终放大到上千亿规模,杠杆率能达到数百倍。蚂蚁是什么规模?消费信贷1.7万亿、花呗借呗等经营者信贷亿、基金余额宝等理财规模4.1万亿,支付规模万亿,那么它净资产多少呢?年大约是亿。多少倍杠杆除一下就知道。所以一提巴塞尔协议,一提金融监管,蚂蚁就头疼无比。公司名字早就从“蚂蚁金服”改成了“蚂蚁集团”,淡化金融色彩,而且大打科技牌。金融业是一个充满风险的特殊行业,经过一段时期的高速发展,我国金融业积累了一定的金融风险。从宏观层面看,存在高杠杆和流动性风险,例如信用过快扩张,企业和个人过度负债;从微观层面看,主要是中小金融机构和互联网平台的风险,以及“影子银行”和违法犯罪风险。随着大量互联网公司进入金融业,部分公司违规控制多家金融机构,无视红线肆意扩张,使得金融风险的隐蔽性、复杂性更强,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防止金融科技成为规避监管非法套利的手段已是势在必行。因此,现在不应是讨论巴塞尔协议要不要,而是要强调巴塞尔协议如何在创新业务中适用。面对金融创新,金融监管如果缺乏制度,没有前瞻性考虑,最终会带来巨大的灾难,年全球金融危机殷鉴不远。监管就像红绿灯,表面上会影响驾驶人开车速度,实际上对维护交通秩序、保障公众出行便利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同理,如果没有金融监管,金融运行和创新将难以持续。那些抱怨红绿灯的人,往往是经常违章、不愿遵守交通规则的人;无视金融监管的人,往往是漠视金融风险、不尊重金融规律的人。良好的金融监管并不会妨碍金融创新,反而是为金融创新和金融稳定提供保障。所以,加强金融监管、维护金融稳定十分必要。年以来,特别是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之后,我国采取全方位措施加强金融监管,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监管政策和措施,大力整治金融业市场乱象,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实践中,监管部门连续开出巨额罚单,加大了对违规违法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的处罚力度;对不法分子控制的金融集团等“恶性肿瘤”,相关部门更是毫不手软,果断出击。例如,对包商银行、安邦保险集团等实施了接管和处置。其次,破除“短板效应”,力求形成长效机制。在乱象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后,年以来,强监管、严监管的政策措施更加深化、细化,通过出台资管新规、金融控股公司监管办法等规章制度,不仅加大了对金融业具体业务的约束,为加强监管提供制度支持,有利于防患于未然,而且更加重视形成长效机制和稳定预期,推动金融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蚂蚁的创新与大象的监管看似一对矛盾体,实则是在纠缠中发展、碰撞中进步。客观来看,阿里的创新确实起到了推动经济发展,便利人民生活的作用,阿里几乎以一己之力,改变了中国电商和云服务产业的局面,也让商业模式的创新深入人心。同时,蚂蚁的创新,大象的支持力度也是空前的。在支付宝上,医院看病到交通罚款都能缴纳,从健康码到行程轨迹都能查询,国家已将相当一部分公权力,甚至经营国库的职能都给了阿里。这次蚂蚁上市定价68.8元/股,股票代码,也是满足了任性,给足了面子。正是因为马云先生的巨大贡献,我们也形成了“先发展一段时间看看利弊,再出台政策形成规范”的不成文规则。但是,先看一段时间不等于永远要看,新经济也不是就阿里一家别无分号。必须再次强调的是,几次金融危机带来的教训惨痛,足以提醒后来者金融风险意味着什么。当然,不能因为害怕风险而束缚创新的手脚,反之,亦不能为了创新不顾风险与后果。资本天生具有逐利的特性,金融创新与加强监管并重,应是当下应坚守的思路。年10月22日晚,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司长李伟在金融街论坛年会举办的“金融街之声”专场活动上发布《中国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白皮书,就是对创新与监管的关系作出的有力回应。李伟称,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委员会通过借鉴巴塞尔协议等国际监管的框架,结合我国的实际,研究设计包容审慎富有弹性的创新试错容错机制,组织开展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在总结创新试点经验基础上,制定了金融科技创新应用测试规范等等,一共有30多项的监管规则,建设了统一的管理服务平台,打造了符合我国国情与国际接轨的创新监管工具。总之,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便利了人们生活、活跃了社会经济的同时,带来的高杠杆等金融风险也不容忽视。如何在社会财富不断集中与兼顾社会整体利益之间找到平衡,是新兴金融企业和政府监管部门不得不思考的问题。而关于蚂蚁与大象的关系,最好的状态是让大象的脚高高抬起、从不落下,而蚂蚁在大象的护卫范围内,在“稳妥创新、拥抱监管、服务实体、开放共赢”的十六字指导方针下,最大限度地玩耍,一起前进。

END

文字

廉正合规律师团队

图片

部分来源于网络

更多精彩发现“在看”和“赞”了吗,戳我试试吧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wayuz.com/nwjj/5355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