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的一生,尊严和信仰

值得尊重的人是提供理解世界钥匙的人

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

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杨绛

经由人民文学出版社确认,5月25日凌晨一时,著名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钱锺书夫医院病逝,享年岁。这位钱锺书先生口中的“最贤的妻,最才的女”,在《我们仨》的深深回忆中,“终于”与她的丈夫钱锺书、爱女钱媛一家三口在天国团聚了。

探针对杨绛先生的生平进行了一个简单的整合。杨绛先生,出生于无锡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杨荫杭学养深厚,早年留日,后成为江浙闻名的大律师,做过浙江省高等审判厅厅长。年辛亥革命前夕,杨荫杭于美国留学归来,到北京一所法政学校教书。这年7月17日,杨绛在北京出生,父亲为她取名“季康”,小名“阿季”。

成长与求学

父亲对杨绛特别钟爱,她排行老四,在前面三个姐姐中个头最矮,爱猫的父亲笑说:“猫以矮脚短身者为良。”十二岁时,杨绛进入苏州振华女中,虽然成绩好,却也个性顽皮。上课时,一位姓马的老师讲“白马非马”的典故,她调皮回说:“不通不通,假如我说,‘马先生,非人也’,行吗?”闹得同学一片哄笑。

后来,在父亲的引导下,她开始迷恋书里的世界,中英文的都拿来“啃”,读书迅速成为她最大的爱好。一次父亲问她:“阿季,三天不让你看书,你怎么样?”她说:“不好过。”“一星期不让你看呢?”她答:“一星期都白活了。”说完父女会心对笑。

杨绛出生后还不到天,就跟随父母南下移居上海,四岁时随父母重返北京。孩提时代的杨绛起初住在东城,房东是满族,她因此见识了梳“板板头”、穿旗袍、着高底鞋的满族妇女。她们的高底不是像上海人那样嵌在鞋后根,而是位于鞋底正中,俗称“高底鞋”,或依其形状称“花盆底”鞋、“马蹄底”鞋。满族女子穿上这种鞋,不仅身高陡增好多,而且走起路来,前倾后仰,婀娜多姿。父亲有一次问杨绛:“你长大了要不要穿这种高底鞋?”杨绛认真思索了一会,答:“要!”。

年,杨绛在启明上学,举家迁苏州。

年,杨绛十七岁,她一心一意要报考清华大学外文系,但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发现,清华虽招收女生,但南方没有名额,杨绛只得转投苏州东吴大学。当时,费孝通与杨绛在中学和大学都是同班同学,费孝通先生一直视杨绛为初恋,还曾追求过她,不过被杨绛拒绝了。钱锺书去世后,费孝通去拜访杨绛,送他下楼时,杨绛一语双关:“楼梯不好走,你以后也不要再‘知难而上’了。”

杨绛念念不忘清华。年初,东吴大学因学潮停课,21岁的她与朋友四人一起北上,当时大家都考上北平的燕京大学,准备一起入学,杨绛临时变卦,毅然去了清华当借读生。母亲后来打趣说:“阿季的脚下拴着月下老人的红丝呢,所以心心念念只想考清华。”

求学清华时,一贯爱好文学的杨绛开始自己创作,备受任课教师朱自清的欣赏,她的第一篇散文《收脚印》和第一篇小说《璐璐,不用愁!》都被他推荐至《大公报·文艺副刊》上发表。杨绛在清华没能拿到硕士学位,后陪钱锺书西方游学,也未攻读任何学位,但她一路旁听,一路自修,坐拥书城,遍读乔叟以降的英国文学,还不时和丈夫展开读书竞赛。两人回到家中无事时,便对坐读书,还常常一同背诗为乐。

与钱锺书的相遇

年3月初,杨绛去看望老朋友孙令衔,孙也要去清华看望表兄,这位表兄不是别人,正是钱锺书。两人初见,杨绛眼中的钱锺书身着青布大褂,脚踏毛底布鞋,戴一副老式眼镜,眉宇间“蔚然而深秀”。当时两人只是匆匆一见,甚至没说一句话,但当下都彼此难忘。

后来,钱锺书写信给杨绛,约在工字厅相会。一见面,他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没有订婚。”杨绛答:“我也没有男朋友。”从此两人便开始鸿雁往来,“越写越勤,一天一封”,直至杨绛觉出:“他放假就回家了,(我)难受了好多时。冷静下来,觉得这是fallinlove了。”

年春,钱锺书获得了庚子赔款公费留学资格,那时候杨绛还没有毕业,但是考虑到老钱这位大名鼎鼎的清华才子从小生活在优裕的家庭环境中,被娇养惯了,除了读书之外,其它生活琐事一概不关心,尤其是不善于生活自理,处处得有人照顾、侍候他,所以她就下定决心跟他完婚,同去英国。

年7月13日,钱锺书与杨绛在苏州庙堂巷杨府举行了结婚仪式。同年夏季与丈夫同赴英国、法国留学。满腹经纶的钱锺书在生活上却出奇地笨手笨脚,学习之余,杨绛几乎揽下生活里的一切杂事,做饭制衣、翻墙爬窗,无所不能。台灯弄坏了“不要紧”、墨水染了桌布“不要紧”、颧骨生疔了“不要紧”,什么事都没让钱锺书操心,杨绛的“不要紧”伴随了钱锺书的一生。钱的母亲感慨这位儿媳,“笔杆摇得,锅铲握得,在家什么粗活都干,真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入水能游,出水能跳,锺书痴人痴福。”

多年后,读到英国传记作家概括最理想的婚姻“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时,杨绛把它念给钱锺书听,他当即回说,“我和他一样”,杨绛回道“我也一样。”

在英国,他们的女儿钱媛出生了。

求学时老师给杨绛的批语是“仙童好静”,在英才济济的东吴大学,她很快就奠定了自己才女的地位。中英文俱佳的杨绛是班上的“笔杆子”,东吴大学年英文级史、年中文级史,都由她“操刀”。她还喜欢音乐,能弹月琴,善吹箫,工昆曲。大学期间,自修法文,拜一位比利时的夫人为师,学了一口后来清华教授梁宗岱称赞不已的法语。

《围城》与“杨绛”

年,上海沦陷,第二年,两人携女回国。钱锺书在清华谋得一教职,到昆明的西南联大上课,而杨绛留在上海,在老校长王季玉的力邀下,推脱不过任了一年母校振华女中的校长,这也是她生平惟一一次做“行政干部”。其实一贯自谦“我不懂政治”的杨绛,正是毕业于东吴大学的政治系。后来,杨绛历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外语系教授、清华大学西语系教授。

从昆明回到上海之后,钱锺书打算写《围城》,杨绛甘做“灶下婢”,辅佐夫君全力搞创作。闲时,在陈麟瑞、李健吾等人的鼓动下,尝试写了部四幕剧《称心如意》。没想这位自称业余的剧坛新手“出手不凡”,第二年《称心如意》在金都大戏院上演时“引来阵阵喝彩声”,一鸣惊人,她所署的笔名“杨绛”也就此叫开。此后,杨绛又接连创作了喜剧《弄真成假》、《游戏人间》和悲剧《风絮》,讽刺幽默,流畅俏皮,颇有英式戏剧的风格。

年,夏衍看了杨绛的剧作,顿觉耳目一新,说:“你们都捧钱锺书,我却要捧杨绛!”

钱锺书的小说《围城》被搬上荧幕前,导演黄蜀芹曾专门来征询夫妇俩。杨绛边读剧本,边逐段写出修改意见。电视剧果然名声大噪,一时在全国掀起热潮,而出现在每集片头的那段著名的旁白——“围在城里的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出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被无数人时常引用,实际上就出自杨绛之手,她可谓是最懂《围城》的人。

多年后,杨绛在文中幽默地回忆道“(《围城》里)结婚穿黑色礼服、白硬领圈给汗水浸得又黄又软的那位新郎,不是别人,正是锺书自己。因为我们结婚的黄道吉日是一年里最热的日子。我们的结婚照上,新人、伴娘、提花篮的女孩子、提纱的男孩子,一个个都像刚被警察拿获的扒手。”

、年,署名为“杨绛”的剧本《称心如意》、《弄假成真》、《游戏人间》等相继在上海公演。《称心如意》经历长达六十多年,年依然还在舞台上公演。

年的一天,日本人突然上门,杨绛泰然周旋,第一时间藏好钱先生的手稿。解放后至清华任教,她带着钱锺书主动拜访沈从文和张兆和,愿意修好两家关系,因为钱锺书曾作文讽刺沈从文收集假古董。钱家与林徽因家的猫咪打架,钱锺书拿起木棍要为自家猫咪助威,杨绛连忙劝止,她说林的猫是她们家“爱的焦点”,打猫得看主人面。杨绛的沉稳周到,是痴气十足的钱锺书与外界打交道的一道润滑剂,也是他成就事业的最有力支持。年初,在短篇小说集《人·兽·鬼》自留的样书上,钱锺书为妻子写下这样无匹的情话:“赠予杨季康,绝无仅有的结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

创作、翻译之旅

杨绛的翻译生涯最早追溯到清华读研时,一次钱锺书的老师叶公超请她到家里吃饭,饭后拿出本英文刊物,让杨绛译出其中一篇政论《共产主义是不可避免的吗?》。在此之前,杨绛的英文虽然很好,也从未做过翻译,但也只得硬着头皮“应考”。交稿时叶公超却连连称赞“很好”,推举发表到《新月》杂志。

从此杨绛一发不可收拾,走上了翻译的道路。她翻译的47万字的法国小说《吉尔·布拉斯》,受到朱光潜的高度称赞:我国散文(小说)翻译“杨绛最好”。这部作品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第一版。

年,杨绛任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的研究员。

年,47岁的杨绛,利用大会小会间隙,开始自学西班牙语,打算从原文翻译《堂吉诃德》。年1月,《堂吉诃德》第一部翻译完毕。

年,他们被下放至干校,杨绛被安排种菜,这年她已年近六十了。在翻译家叶廷芳的印象里,杨绛白天看管菜园时,就利用这个时间,坐在小马扎上,用膝盖当写字台,看书或写东西。从干校回来后,杨绛写了《干校六记》,名字仿拟自沈复的《浮生六记》,记录了干校日常生活的点滴。这本书自年出版以来在国内外引起极大反响,胡乔木曾评价“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缠绵悱恻,句句真话。”,女儿钱瑗更是一语道破:“妈妈的散文像清茶,一道道加水,还是芳香沁人。”

年4月,杨绛翻译的《堂吉诃德》出版。同年6月,西班牙国王和王后访华,她应邀参加国宴。邓小平惊讶道:“《堂吉诃德》是什么时候翻译的?”此事一言难尽,杨绛忙于和西班牙皇室握手,无暇细谈,只好答非所问:“今年出版的。”这部《堂吉诃德》译本至今被业界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到年已累计发行70多万册。

写于年的《洗澡》,是杨绛迄今为止惟一一部长篇小说。一部《洗澡》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各类知识分子在“三反”运动期间的众生相,被施蛰存誉为“半部《红楼梦》加上半部《儒林外史》”。

年,她写的《老王》被选为初中教材。

年,她的散文集《隐身衣》出版了英语译本。

年,她出版《回忆我的父亲》、《回忆我的姑母》、《记钱锺书与围城》。年10月,西班牙国王颁发给75岁的杨绛一枚“智慧国王阿方索十世十字勋章”,以表彰她的杰出贡献。

年2月,法译本《洗澡》及《乌云的金边》在巴黎出版。

《我们仨》

年,医院,缠绵病榻,全靠杨绛一人悉心照料。不久,女儿钱瑗也病重住院,与钱锺书相隔大半个北京城。当时八十多岁的杨绛来回奔波,辛苦异常。钱医院提供的匀浆时,杨绛亲自做各种鸡鱼蔬菜泥、炖汤,鸡胸肉剔得一根筋没有,鱼肉一根小刺也没有。后来,她回忆道“锺书病中,我只求比他多活一年。照顾人,男不如女,我尽力保养自己,争求‘夫在先,妻在后’,错了次序就糟糕了。”

年,被杨绛称为“我平生唯一杰作”的爱女钱瑗去世。一年后,钱锺书临终,一眼未合好,杨绛附他耳边说:“你放心,有我呐!”内心之沉稳和强大,令人肃然起敬。

当年,已近九十高龄的杨绛开始翻译柏拉图的《斐多篇》。

月,她出版《从丙午到流亡》。当年,杨绛以全家三人的名义,将高达八百多万元的稿费和版税全部捐赠给母校清华大学,设立了“好读书”奖学金,到年已累计捐款一千多万元。7月17日她的九十岁寿辰时,她专门躲进清华大学招待所,住了几日,只为“避寿”。

年,杨绛93岁,她出版了作品《我们仨》,风靡海内外,再版达一百多万册《我们仨》这本书写尽了她对丈夫和女儿最深切绵长的怀念,感动了无数中国人。同年,她出版了3卷《容安馆札记》,册外文笔记。

而时隔4年,96岁高龄的杨绛又意想不到地推出一本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探讨人生的价值和灵魂的去向,被评论家称赞:“九十六岁的文字,竟具有初生婴儿的纯真和美丽。”

年《杨绛文集》出版,出版社准备大张旗鼓筹划其作品研讨会,杨绛打了个比方风趣回绝:“稿子交出去了,卖书就不是我该管的事了。我只是一滴清水,不是肥皂水,不能吹泡泡。”年,杨绛岁时,出版了万字的《杨绛文集》八卷。

钱锺书留下的几麻袋天书般的手稿与中外文笔记,多达7万余页,也被杨绛接手过来,陆续整理得井井有条,20卷的《钱锺书手稿集·中文笔记》于年面世。同年,这位百岁老人被查出患有心衰,但她依旧乐观豁达,每天读书写作从不间断,晚上一点半睡觉。

年7月17日,杨绛先生迎来岁生日,身体依旧很好,思路依然清晰。

独留人世间

北京三里河,一个属于国务院的宿舍小区,三层楼的老房子,惟一一家没有封闭阳台、也没有室内装修的寓所,便是杨绛的栖身之处。她说,“为了坐在屋里能够看到一片蓝天”。

自年一家人搬进来,她就再没离开过。一晃三十多年了,曾经的“我们仨”,只剩下这位即将在7月17日迎来岁诞辰的老人。她清楚,她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快“回家”了,无法确知自己还能走多远,但她有时也会喃喃自语,“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但从丈夫和女儿离世起,杨绛就把这间寓所称为“人生的客栈”,欢乐与伤悲来来往往,都成了过客,已没有什么可以扰乱她平静的心灵。她把独自一人全身心整理钱锺书的学术遗物视为“打扫现场”,每日的生活简单而规律,笔耕不辍,深居简出。在她身上,人们往往忘掉时间的残酷:一百年无情而漫长,而这位女性始终一如既往的柔韧、清朗、独立。

杨绛一生的作品曾获奖无数,探针就不一一罗列。搜狐网曾这样评价她:“她坚忍于知识分子的良知与操守,她坚贞于伟大女性的关怀与慈爱,她固守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淡泊与坚韧,杨绛的内心是坚硬的,又是柔软的。”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卢翎这样评价她的文学:“杨绛的散文平淡、从容而又意味无穷。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读她的散文更像是聆听一位哲人讲述些烟尘往事,在平静、平淡、平凡中有一种卓越的人生追求。”中国当代著名学者、作家、哲学研究者周国平则评价她“这位可敬可爱的老人,我分明看见她在细心地为她的灵魂清点行囊,为了让这颗灵魂带着全部最宝贵的收获平静地上路”。

但这些评价,甚至,中国著名的作家、戏剧家、翻译家……这些头衔,对于杨绛来说,或许都不是最重要的。一百年过去了,岁月的风尘难掩她的风华。她虽然离开了我们,但多年前,钱锺书老先生便已经给了她这一生最高的评价:“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以上文章整理撰稿:探针/胡飞

杨绛:《人生的价值》,摘自《走到人生边上》

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

按基督教的说法,人生一世是考验。人死了,好人的灵魂升天。不好不坏又好又坏的人,灵魂受到了该当的惩罚,或得到充分的净化之后,例如经过炼狱里的烧炼,也能升天。大凶大恶,十恶不赦的下地狱,永远在地狱里烧。我认为这种考验不公平。人生在世,遭遇不同,天赋不同。有人生在富裕的家里,又天生性情和顺,生活幸运,做一个好人很现成。若处境贫困,生情顽劣,生活艰苦,堕落比较容易。若说考验,就该像入学考试一样,同等的学历,同样的题目,这才公平合理。

佛家轮回之说,说来也有道理。考验一次不够,再来一次。但因果之说,也使我困惑。因因果果,第一个因是什么呢?人生一世,难免不受人之恩,或有惠于人,又造成新的因果,报来报去,没完没了。而且没良心的人,受惠于人,只说是前生欠我。轻率的人,想做坏事,只说反正来生受罚,且图眼前便宜。至于上刀山、下油锅等等酷刑,都是难为肉体的。当然,各种宗教的各种说法,我都不甚理解。不过,我尊重一切宗教。但宗教讲的是来世,我只是愚昧而又渺小的人,不能探索来世的事。我只求知道,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了一辈子,能有什么价值。

天地生人,人为万物之灵。神明的大自然,着重的该是人,不是物;不是人类创造的文明,而是创造人类文明的人。只有人类能懂得修炼自己,要求自身完善。这也该是人生的目的吧!

坚信“人死了,什么都没有了”的聪明朋友们,他们所谓“什么都没有了”,无非断言人死之后,灵魂也没有了。至于人生的价值,他们倒并未否定。不是说“留下些声名”吗?这就是说,能留下的是身后之名。但名与实是不相符的。“一将成名万骨枯”……但战争中奉献生命的“无名英雄”更受世人的崇敬与爱戴,我国首都天安门广场上,正中不是有“人民英雄纪念碑”吗?欧洲许多国家,总把纪念“无名英雄”的永不熄灭的圣火,设在大教堂的大门正中,瞻仰者都深怀感念,驻足致敬。我们人世间得到功勋的人,都赖有无数默默无闻的人,为他们作出贡献。默默无闻的老百姓,他们活了一辈子,就毫无价值吗?

从个人的角度看,他们自己没有任何收获,但是从人类社会集体的角度看,他们的功绩是历代累积的经验和智慧。人类的文明是社会集体共同造成的。况且身后之名,又有什么价值呢?声名显赫的人,死后没多久,就被人淡忘了。淡忘倒也罢了,被不相识、不相知的人说长道短,甚至戏说、恶搞,没完没了,死而有知,必定不会舒服。声名,活着也许对自己有用,死后只能被人利用了。

聪明的年轻朋友们,坚信人死了什么都没有了,至多只能留下些名气。那么,默默奉献的老实人,以及所有死后没有留下名气的人,活了一辈子,就是没有价值的了!有名的,只是绝少数;无名的倒是绝大多数呢。无怪活着的人一心要争求身后之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从生到死、辛辛苦苦、忙忙碌碌,只为没有求名,或没有成名,只成了毫无价值的人!反而不如那种自炒自卖、欺世盗名之辈了!这种价值观,太不合理了吧?

匹夫匹妇,各有品德。为人一世,都有或多或少的修养。俗语:“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不得”。“得”就是得到的功德。有多少功德就有多少价值。而修来的功德不在肉体上而在灵魂上。所以,只有相信灵魂不灭,才能对人生有合理的价值观,相信灵魂不灭,得是有信仰的人。有了信仰,人生才有价值。

其实,信仰是感性的,不是纯由理性推断出来的。人类天生对大自然有敬畏之心。统治者只是借人类对神明的敬畏,顺水推舟,因势利导,为宗教定下了隆重的仪式,借此维护统治的力量。其实虔信宗教的,不限于愚夫愚妇。大智大慧、大哲学家、大科学家、大文学家等信仰上帝的虔诚,远胜于愚夫愚妇。例如博学多识的约翰生搏士就是非常虔诚的基督徒。创作《堂吉诃德》的塞万提斯,在战役中被俘后,“三位一体”教会出了绝大部分赎金把他赎回。他去世后,他的遗体,埋在“三位一体”修道院的墓园里。(参看JuanLuisAlborg《西班牙文学史》第二册第二章。Gredos书店年马德里版)修道院的墓园里,绝不会容纳异教徒的遗体;必定是宗教信仰相同的人,才愿意死后遗体相守在一起。

据说,一个人在急难中,或困顿苦恼的时候,上帝会去敲他的门一一敲他的心扉。他如果开门接纳,上帝就在他心上了,也就是这个人有了信仰。一般人的信心,时有时无,若有若无,或是时过境迁,就淡忘了,或是有求不应,就怀疑了。这是一般人的常态。没经锻炼,信心是不会坚定的。

在人生的道路上,如一心追逐名利权位,就没有余暇顾及其他。也许到临终”回光返照”的时候,才感到悔惭,心有遗憾,可是已追悔莫及,只好饮恨吞声而死。一辈子锻炼灵魂的人,对自己的信念,必老而弥坚。

一个人有了信仰,对人生才能有正确的价值观。如果说,人死了什么都没有了,只能留下些名声,或留下一生的贡献,那就太不公平了。没有名气的人呢?欺世盗名的大师,声名倒大得很呢!假如是残疾人,或疾病缠身的人,能有什么贡献?他们都没价值了?

英国大诗人弥尔顿(JohnMilton-)四十四岁双目失明,他为自己的失明写了一首十四行诗,大意我撮述如下。他先是怨苦:还未过半生,已失去光明,在这个茫茫黑暗的世界上,他唯有的才能无从发挥,真是死一般的难受;他虽然一心要为上帝效劳,却是力不从心了。接下,“忍耐之心”立即予以驳斥:“上帝既不需要人类的效劳,也不需要他赋与人类的才能。谁最能顺从他的驾御,就是最出色的功劳。上帝是全世界的主宰。千千万万的人,无休无止地听从着他的命令,在陆地上奔波,在海洋里航行。仅仅站着恭候的人,同样也是为上帝服务。”这首诗也适用于疾病缠身的人。如果他们顺从天意,承受病痛,同样是为上帝服务,同样是功德,因为同样是锻炼灵魂,在苦痛中完善自己。

佛家爱说人生如空花泡影,一切皆空。佛家否定一切,唯独对信心肯定又肯定。“若复有人……能生信心……乃至一念生净信者……得无量福德……若复有人于此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金刚般若波罗密经》。为什么呢?因为我佛无相,非但看不见,也无从想象。能感悟到佛的存在,需有“宿根”、“宿慧”,也就是说,需有经久的锻炼。如能把信仰传授于人,就是助人得福,功德无量。

基督教颂扬信、望、爱三德。有了信仰,相信灵魂不死,就有永生的希望。有了信仰,上帝就在他心里了。上帝是慈悲的,心上有上帝,就能博爱众庶。

苏格拉底坚信灵魂不灭,坚信绝对的真、善、美、公正等道德概念。他坚持自己的信念,宁愿饮鸩就义,不肯苟且偷生。因信念而选择死亡,历史上这是第一宗,被称为仅次于基督之死。

苏格拉底到死很从容,而耶稣基督却是承受了血肉之躯所能承受的最大痛苦。他不能再忍受了,才大叫一声,气绝身亡。我读《圣经》到这一句,曾想,他大叫一声的时候,是否失去信心了?但我立即明白,大叫一声是表示他己忍无可忍了,他也随即气绝身亡。为什么他是救世主呢?并不因为他能变戏法似的把水变成酒,把一块面包变成无数面包,也并不因为他能治病救人,而是因为他证实了人是多么了不起,多么伟大,虽然是血肉之躯,能为了信仰而承受这么大的痛苦。他证实了人生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耶稣基督是最伟大的人。百分之百的克制了肉体。他也立即由人而成神了。

我站在人生边上,向后看,是要探索人生的价值。人活一辈子,锻炼了一辈子,总会有或多或少的成绩。能有成绩,就不是虚生此世了。向前看呢。再往前去就离开人世了。灵魂既然不死,就和灵魂自称的”我”,还在一处呢。

这个世界好比一座大熔炉,烧炼出一批又一批品质不同而且和原先的品质也不相同的灵魂。有关这些灵魂的问题,我能知道什么?我只能胡思乱想罢了。我无从问起,也无从回答。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先进十一》),“不知为不知”,我的自问自答,只可以到此为止了。

时代牛人借此文怀念杨绛先生

她老人家早就借翻译英国诗人兰德那首著名的诗,写下自己无声的心语:“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我们敬重为荣耀与尊严不断耕耘的人们

读完文章,有报道需求的个人故事和事迹,创业者需要的支持报道,请加







































北京中科医院亲身经历
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wayuz.com/nwfz/4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