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8720470.html
中国有句俗语:“燕子不进苦寒门”,对于这句话有些人相信,也有一些人抱有质疑,燕子明明是益鸟,难道还嫌贫爱富?其实不然,这句话并非我们表面看到的那般,它与中国古代人们的生活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经常可以听到很多俗语,不仅我们国家,基本上每个国家都有一些自己民族特色的俗语。俗语可以说是群众的智慧,而且也是被人们普遍认可的,我们经常听到的俗语都是以前的人们在生活中通过一遍又一遍的实践得出来的智慧的结晶。
当然有一些内容已经不适合现代的生活了,所以面对俗语里面的内容,我们应当去理智的理解其含义,好的俗语、习俗我们可以保留,甚至延续,但对于与时代脱节的部分理应选择尊重。
一、一只优秀的小小鸟
很多俗语都是在历史的长河中慢慢形成的,燕子不仅经常出现在俗语当中,它也经常会出现在我们耳熟能详的诗、歌当中。
燕子是众多夏候鸟中的一员,儿歌中也有“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它会在每年春天迁徙至北方,繁衍后代后,等秋季天气转凉,幼年也长大可以独当一面时飞往温暖的南方度过冬天。宋代诗人刘子翚便写过:“燕子营巢得所依,衔泥辛苦傍人飞。秋风一夜惊桐叶,不恋雕梁万里归。”
燕子可以说是人类的好朋友,因为它是一只非常勤奋的鸟类,而且也是一种益鸟。说它勤奋是因为,它的窝都是通过那小小的喙,一口一口的衔来泥巴和草叶树枝搭建而成的。当小燕子破壳而出后又要开始不厌其烦的喂食之旅。
说它是益鸟,是因为一只燕子在夏天就可以捕捉50万只以上的虫子,它们捕捉的虫子通常对于人类来说都是有害的。而且燕子捕捉昆虫的特点为,它会在飞行中捕虫,所以不会翻掘去捕食幼虫。又因为它不是杂食动物,所以基本上是不会吃种子、果实之类的植物,所以对于务农者来说,它不仅不会对庄稼进行破坏,还会消灭害虫,所以人们都很喜欢燕子。
燕子不仅是消灭害虫的能手,也是优秀的气象播报员,俗语中常说:“蚂蚁搬家猪叼柴,燕子扑地大雨来。”
那这样一只优秀的鸟真的也会嫌贫爱富吗?
二、燕子不进苦寒门
中国从古有句俗语“燕子不进苦寒门”,当听到这句话可能会让人觉得有些迷惑,因为现如今的社会燕子搭巢随处可见,在农村普通人家门口燕子窝比比皆是。那是因为这句俗语更贴合中国古代的历史背景。
虽然燕子也会在野外搭巢,但在人类居住的环境中搭窝通常都会选择在屋檐底下。而在古时,通常只有大户人家才有屋檐,寻常百姓家茅草屋居多,落魄的人家能有个安身之所便以不易。所以燕子选择比较好的人类居住环境搭窝也是说的通的。
燕子不仅勤劳,它们也非常聪明。对于筑巢,它们会选择比较安全的地方,一方面是保证鸟巢的安全,另一方面是保证雏鸟的安全。而有房檐的屋子不仅可以起到遮风挡雨的作用,又因为是人类的住所,还能降低蛇、禽对幼鸟的伤害。
所以燕子不进苦寒门只是其自然生存本能罢了。对于现代社会来说,人们的生活质量普遍提高,这种说法也就自然不适合当代生活环境了。
当燕子在谁家筑巢,那说明这户人家是比较和蔼友善的,因为燕子叽叽喳喳也会形成一点噪音,另外燕子在屋檐下筑巢后会产生大量的粪便,在其鸟窝附近的地面通常会有很多粪便。
再者就是这户人家的风水好,燕子搭窝也会对筑窝环境进行选择,它们通常都会选择通风环境好、安静适宜的地方。最主要的是可以提供它们食物来源及筑巢材料的地方。所以相比城市,农村更适合燕子居住繁衍后代。
当燕子选择在人类居住的环境中筑巢,繁衍后代说明人类、动物、大自然是在和谐共处的。现如今的大自然遭受破坏越来越严重,自然灾害频发,所以人与自然间的平衡显得尤为重要。所以爱护自然,保护动物人人有责。